我们都知道鸿门宴是项羽与谋士范增针对刘邦所设置的,但是张良因为与项羽叔父项伯有旧,因此项伯就来到张良的军中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张良,他的意思是想张良能够活命,但是张良这时候的表现却十分的够意思,他急忙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刘邦,并且提前想出了完全的对策,因此刘邦才能在鸿门宴上全身而退,最终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随刘邦去赴鸿门宴的保镖和随从,只带了张良一人进入项羽的大帐,当时军帐内的主角就是项羽,刘邦,张良,范增四人,虽然刘邦在见项羽时,已凭借完美的辩解让项羽气消了大半,但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即便项羽已经打消了杀心,范增却咄咄逼人,若是没有张良在一旁帮助刘邦沉稳应对,也怕是凶多吉少。
尤其是在项庄舞剑之后,张良乘其不备,迅速出去让樊哙闯进帐内保护刘邦,之所以张良能成为举世无双的谋士,就是因为他能够准确的洞察人心,对人的心思了解透彻,他了解项羽的性格,知道他喜欢怎样的人,喜欢听怎样的话,所以他不找别人,就找樊哙。
还有就是局势略有好转之后,刘邦悄悄出去了,只留了张良,张良这个人不仅沉稳睿智,又特别勇敢,刘邦只告诉他从鸿门到汉军军营大概需要的时间,张良便只身在酒席中周旋,拖住了项羽和范增,约莫着时间差不多了,就代刘邦向项羽辞行。刘邦逃走后张良周旋的这一段时间,他究竟在席间说了些什么,史记中并没有记载,但是我想张良必定应对的相当得当,才使项羽没有注意到刘邦的离去时间已经太久了。
刘邦和张良之间不需太多言语就已对彼此所想了然于胸,这种默契才使得他们在鸿门宴中顺利脱险。还有不单单是鸿门宴当天,若是没有项伯夜见张良,项羽第二天就动用军事力量灭了刘邦了。张良见了项伯以后,马上告诉刘邦项羽要发动战争,刘邦慌的只能问张良如何是好,是张良让刘邦马上见项伯,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忽悠住项伯,让他回去替我们求情,有了张良的计策,刘邦才躲过第二天的战争。
所以在《鸿门宴》中,张良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功臣。之后张良还为刘邦能够顺利到蜀地就藩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张良在栈道与刘邦分别,不过不久之后天下大乱,张良不仅很有默契的为刘邦的崛起争夺了时间,还最终投奔了刘邦。他很多次在关键时刻为刘邦出谋划策,比如在韩信想要称王的时候,在最终刘邦与项羽决战的时候,这些重要的事件中都有张良的影子,甚至在刘邦立太子的时候,他还帮助吕后出谋划策,最终确定了太子的人选。
西汉建立之后,张良坚决请辞刘邦对他的巨大封赏,他所要的就是分封到自己生活的县中。其实这也是张良为了明哲保身的无奈选择。不过张良在后来还是被吕后给召唤到了自己的身边,让他辅佐自己处理政务。当时刘邦常年征战在外,因此很多事情都是吕后进行处理,所以张良的一些建议得到吕后的实施,这些对于汉朝的发展意义可谓是十分重大。张良到了晚年的时候,不贪恋该权力,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全身而退。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history/lishi/cn/33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