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课件

课件中的简易时钟(5篇可选)

课件中的简易时钟(5篇可选)



第一篇:课件中的简易时钟

课件中的简易时钟

一层、建一动态文本,变量名mc_txt第2贞插入贞。(共2贞)二层、在第1贞动作写入:time = new Date();

shimc = time.getHours();

fenmc = time.getMinutes();

maomc = time.getSeconds();

if(length(fenmc)== 1)

{

fenmc = “0” + fenmc;

} // end if

if(length(maomc)== 1)

{

maomc = “0” + maomc;

} // end if

_root.mc_txt = shimc + “:” + fenmc + “:” + maomc;

shimc = shimc * 30 + int(fenmc / 2);

fenmc = fenmc * 6 + int(maomc / 10);

maomc = maomc * 6;

第2贞插入空白关键贞写入

gotoAndPlay(1);

第二篇: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件设计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整个数字钟由时间计数电路、晶体振荡电路、校正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其中以校正电路代替时间计数电路中的时、分、秒之间的进位,当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输入信号时,时间计数电路正常计时,但当分校正时,其不会产生向时进位,而分与时的校位是分开的,而校正电路也是一个独立的电路。电路的信号输入由晶振电路产生,并输入各电路

方案论证:方案一数字电子钟由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等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555构成的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

优点: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方案二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小时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实现这两种模数的计数器采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90构成。

优点:简单易懂,比较好调试。设计原理数字电子钟由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等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555构成的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将标准秒脉冲信号送入“秒计数器”,该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数器,可以实现一天24h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经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六位LED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是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然后去触发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校时电路是来对“时、分、秒”显示数字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进行校对调整。其数字电子钟系统框图如下:

时显示器分显示器秒显示器时译码器分译码器秒译码器整点报时时计数器分计数器秒计数器时钟校准振荡器分频器秒脉冲

图 1 数 字 电 子 钟 系 统 框 图 详细设计及实验步骤

4.1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是数字电子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定度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由振荡器与分频器组合产生秒脉冲信号。

振荡器: 通常用555定时器与RC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经过调整输出1000Hz脉冲。

分频器: 分频器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产生标准秒脉冲信号,一是提供功能扩展电路所需要的信号,选用三片74LS90进行级联,因为每片为1/10分频器,三片级联好获得1Hz标准秒脉冲。其电路图如下: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图2 秒 脉 冲 信 号 发 生 器

4.2 秒、分、时计时器电路设计

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小时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实现这两种模数的计数器采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90构成。

60进制计数器:由74LS90构成的60进制计数器,将一片74LS90设计成10进制加法计数器,另一片设置6进制加法计数器。两片74LS90按反馈清零法串接而成。秒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输出脉冲除用作自身清零外,同时还作为分计数器的输入脉冲CP1。下图电路即可作为秒计数器,也可作为分计数器。24进制计数器:由74LS90构成的二十进制计数器,将一片74LS90设计成4进制加法计数器,另一片设置2进制加法计数器。即个位计数状态为Qd Qc Qb Qa = 0100十位计数状态为Qd Qc Qb Qa = 0010时,要求计数器归零。通过把个位Qc、十位Qb相与后的信号送到个位、十位计数器的清零端,使计数器清零,从而构成24进制计数器。电路图如下: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图3 60 进 制 计 数 器

图4 24 进 制 计 数 器

4.3 译码显示电路

译码电路的功能是将秒、分、时计数器的输出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数字。用与驱动LED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器常用的有74LS48。74LS48是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输出高电平有效,专用于驱动LED七段共阴极显示数码管。若将秒、分、时计数器的每位输出分别送到相应七段译吗管的输入端,便可以进行不同数字的显示。在译码管输出与数码管之间串联电阻R作为限流电阻。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图5 译码显示电路 校时电路

校时电路是数字钟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当数字钟与实际时间不符时,需要根据标准时间进行校时。K1、K2分别是时校正、分校正开关。不校正时,K1、K2开关是闭和的。当校正时位时,需要把K1开关打开,然后用手拨动K3开关,来回拨动一次,就能使时位增加1,根据需要去拨动开关的次数,校正完毕后把K1开关闭上。校正分位时和校正时位的方法一样。其电路图如下: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图6 校 正 电 路 课程设计原理图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图8 设计结果与分析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整个数字钟由时间计数电路、晶体振荡电路、校正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其中以校正电路代替时间计数电路中的时、分、秒之间的进位,当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输入信号时,时间计数电路正常计时,但当分校正时,其不会产生向时进位,而分与时的校位是分开的,而校正电路也是一个独立的电路。电路的信号输入由晶振电路产生,并输入各电路。

把显示器与CD4511相连,第一次接时,数码管完全没有显示数字,检查后发现是数码管未接地而造成的,接地后发现还是无法正确显示数字,用万用表检测后,发现是因芯片引脚有些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所以确认芯片是否接触良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六进制、十进制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芯片引脚的老问题,只要重新插过芯片就可以解决了。但在六十进制时,按图接线后发现,显示器上的数字总是100进制的,而不是六十进制,检测后发现无论是线路的连通还是芯片的接触都没有问题。最后,在重对连线时发现是线路接错引脚造成的,改过之后,显示就正常了。

因上面程因引脚接错而造成错误,所以校正电路是完全按照仿真图所连的,在测试时,开始进行时校时时,没有出现问题,但当进行到分校时时,发现计数电路的秒电路开始乱跳出错。因此,电路一定是有地方出错了,在反复对照后,发现是因为在接入校正电路时忘了把秒十位和分个位之间的连线拿掉而造成的,因此,在接线时一定要注意把不要的多余的线拿掉

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可是经过我们的努力都一一解决了,总的来说,整个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实现了时钟模块、闹钟模块、显示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的相互联接。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数字钟的课程设计与制作,让我知道设计电路的一些程序,也让我初步了解了关于数字钟的一般原理与设计理念,加深了对各种芯片逻辑功能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许多实际操作技能。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通过它也让我进一步学习与掌握了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这次课程设计时间只有五天,而安排在前期原理图设计上的时间就用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了两天,占总时间的40%,可见前期准备的重要性,前期的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成败。当我得知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数字钟之后,马上就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先对数字钟的设计有个总体的把握,顺利画出了它的总体设计框图。接下来就是对组成数字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了,这一步是本次设计的重中之重,它需要考虑很多东西,像选择什么样的芯片,多大的电阻、电容等等。经过上网查找和与同学讨论确定了各个模块的电路,一个完整的数字钟的电路图已经形成。

设计方案经过老师肯定之后就是数字钟的制作与调试了,它占了总时间的一半,这是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吸取了许多教训,我在接下了的制作过程中就显得异常轻松,比较快的完成了这次任务。这就是好事多磨吧!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各种电路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说,坐而言不如立而行,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设计操作才会有深刻理解和达到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2 [2].余孟尝.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3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J];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6 [4]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J];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1 [5]陈永.555集成电路应用[J];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05 [6]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3 [7]郝鸿安.555集成电路使用电路集[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06 [8]孙余凯,吴鸣山,项绮明.555时基电路识图[J];电子工业出板社,2003-03 [9]卢结成.电子电路实验及应用课题设计[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09 [10]魏绍亮,陈新华.电子技术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03

致 谢

数字电路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在此次设计中,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我的设计中给予了很多的宝贵指导意见,才能使我的设计得以顺利完成,在此我向李敏君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本次设计的完成也离不开同学的热情帮忙。同时,在本次设计中不仅我学会了很多关于触发器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同学给予衷心的感谢。

第三篇:英语教案 时钟

教学内容与目的

掌握有关时间的简单会话:What’s the time?

It’s × o’clock.能听懂会说并在实际情形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相关的照片。

3、教师自制精美时钟一个、手表一个。

4、皮球一个。

三、教学设计:

(一)Warm-up(Review)教师将皮球边抛出边说:My mother is a worker.接引球的学生也要迅速的介绍一位家人及其职业,再将球传下去。

(二)Presentation:

1、教师举起一张自己兄弟的照片问学生:Sister or brother?学生回答:Brother.引出“Let’s chant.”然后教读、跟唱,并操练。

2、待教室里安静下来后,教师突然问:“What’s the time ?”边看手表边回答:Oh, It’s × o’clock!It’s time for new lesson.板书课题:What’s The Time ?

3、出示时钟,教读单词:a clock.指着手表:Is this a clock ? Ss: No.教师补充:This is a watch.区分练习:a clock a watch

4、将时钟挂黑板上,让指针显示1点钟,问学生: What’s the time ?引导学生回答: It’s one o’clock.并板书。What’s the time ? It’s

o’clock.提醒:“a clock、o’clock ”的区别。(读音相同,意义不同)。

5、顺时针旋转时针,让学生分别回答出相应的时间。到早上7:00和下午5:00分别引出“ Let’s go to school ? ”和“ Let’s go home.”两个句子,并教读,练习后运用。

6、Practice(1)播放31页“Look and Listen”的录音,学生边听边看边理解,然后回答教师提问。(2)完成35页“Listen and number.”(3)抽几名学生上黑板各画一个钟面,显示整点时间,并鼓励其向全班学生介绍:Look!This is my clock.It’s

o’clock.(教师可跟学生一起画,并先作示范。)

7、Extension and Consolidation:(1)教师看看表,自问:What’s the time ?(请一名学生上台)再让全班学生一起问:“What’s the time ?”教师回答一时间,让该学生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2)将图片贴在黑板上:(四幅图显示不同的四个时间段: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进行比赛,每组选派一名学生根据提示补全图片上的对话:What’s the time ? It’s

o’clock.然后再派一名选手将相应的句子卡片:“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Good night!”贴在该图片上。以最快最准确组为胜利。Lesson Four

第二单元Whattimeisit?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学生日常活动的六个单词和词组。

教学难点:对新句型“Whattimeisit?”“It’snineo’clock.”“It’stimefor...”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录音、图片等媒体素材。2.教师准备一个教具钟。3.教师准备六张单词卡。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Storytime的录音或者请一组学生表演Storytime中的故事。2.教师在听录音或学生表演之后向学生提问:WhereisZoom?学生回答:Heisinthecanteen.教师又问:Why?学生答:Heishungry.教师再问:Whyishehungry?Whattimeisit?引导学生答出:It’stimeforlunch.接下来,教师可鼓励学生说出哪些东西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如:thesun,themoon,thetree等等,学生如果不能用英文说,也可用中文说。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可制作本课时的挂图贴在黑板上说:Look!What’sthis?It’saclock.然后指着12点说:Whattimeisit?It’s12o’clock.Areyouhungry?Why?用动作示意学生说出It’stimeforlunch.接下来,教师利用钟面上的小图继续教授时间的表达和其他几个单词、词组。

2.通过教师领读和听音跟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尤其要注意breakfast和o’clock的发音。可采用小组模仿竞赛的形式,在学生当中展开互帮互学。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教师将教具钟上的时针拨到不同的时间,提问学生:Whattimeisit?鼓励同座的两名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做出快速反应。

2.教师拿出生词图卡,出示图的一小部分,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图上画的是什么,并说出相应的单词或词组。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做本单元ALet’s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和同桌一起玩“画画、写写”的游戏。根据本人实际情况用钟的形式画出自己的活动时间,并和同桌一起进行问答练习。

3.试一试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发Let’sdo中的指令请他们做动作。

第四篇:《中教史专题》课件文本

《中国教育史专题》(陈坚)

★《比较教育专题》 ——“旅行” ★《教师学与教学论》 ——“品味” ★《外国教育名著选读》 ——“聆听” ★《中国教育史专题》 ——“穿越”

导论部分:

一、学科意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

读史有学问,教会你:修身、养性、自立、自达;识人、用人,立人、达人。学习历史,可以洞悉系列事件的发展规律,从中我们可以大约知晓今天的一些事物的发展趋势。学习历史可以明志,更多知晓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学习历史,可以以史为鉴,避免我们犯类似的错误,避免走弯路。学习历史,可以借鉴其经验,可以使我们多一些方案从容应对现在的问题。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学会推敲。学习一些历史知识,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1、了解中国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线索,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教育史就是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即关于教育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如同任何事物一样,教育也有自己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国教育史就是这个客观存在的过程。迄今为止,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原始时期、先秦时期、封建时期、共和时期(包括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阶段)等5000年的漫长历程,是世界上教育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详尽地了解这段历史,对于继承教育优良传统、推进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科学评价并汲取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中国教育史记录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的历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我们可以借鉴历史上优秀的传统教育遗产,包括有用的制度、措施和思想观念,更好地为现实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服务。

3、扩大教育知识眼界,提高自身教育素养。

①人格素养。通过学习中国教育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精神、教师风范和高尚人格,逐步树立自己的教师信念,有自己的教师信条。②理论素养。当代教师,不但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高度热情,还应该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③思维素养。对于教育专业大学生来说,学习教育史还具有认识和思维训练的价值。教育史除了给学生提供教育历史方面的知识外,还在于训练学生的教育史学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和思考教育问题的历史感和厚实感。总之,希望大家通过《中国教育史》的学习,感悟中国教育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养成优良的教师品质,使这些传统、文化、精神、思想、品质在自己未来的教育生活中得到体现、弘扬和升华。

“立足今天,回看历史;思考现实,放眼未来。”——教育期望

二、学科体系

中国教育史是研究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状况、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学科。

(一)从时限上讲:从原始社会教育产生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分为古代和近代两大阶段)

古代教育史:原始时期的教育、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战国时期的教育、秦汉时期的教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隋唐时期的教育、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明朝的教育、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近代教育史: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二)从内容上讲: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实践史、教育思想史部分。

三、教学方式

1、讲与论结合。

2、借助多媒体手段。

四、学习方法

1、古今结合。2、6W学习法:“Know-what”、“Know-why”、“Know-who”、“Know-how”、“Know-when”、“Know-where”。

五、参考资源:

书籍资源:《中国教育史》 网络资源:

http://西南大学中国教育史课件

专题一:倾听《论语》,品读孔子教育智慧

孔子一生的思想极其丰富,但是他的主要努力和贡献是在文化教育事业上: ①建立了儒家学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勃兴,开创了道路。

②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③整理和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文化,“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 为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做出了巨大贡献。

④教育思想及其丰富,涉及很多教育问题:教育作用、地位、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思想等。

⑤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伟大先哲。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这一专题从《论语》出发,品读孔子的教育智慧。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时代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在经济上,土地私有已得到确认,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变革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在政治上.王权已经衰落,政权的控制在逐级下移,旧贵族的没落和新势力的兴起,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意识上,一些传统观念已经动摇.另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发展。时代变化给孔丘的教育思想以深刻影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乘田。30岁左右时,开始私人讲学。40岁左右,创立了儒家学派。50岁时,获得从政机会

中都宰——司空——司寇——参与国政——弃职出走——周游列国 68岁时,受聘返鲁,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和古代文献的整理上。“发愤忘忧,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公元前479年病逝,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弟子服丧3年,子贡守坟6年。

二、孔子论教育的作用

教育作用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能培养治国之才、开发民智,形成人的个性,对治国安邦和年青一代的成长都有巨大的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来看,孔子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从孔子的“庶、富、教”思想可得其见解。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有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这段话说明孔子把“庶、富、教”——众多的人口,富裕的生活和发达的教育——当作立国的三个要素。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相互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著名论断。

三、孔子论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篇》

“有教无类”曾有三种解释:

①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②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

③凡是贵族,不分族类,都必须接受强制的政治、军事训练。

教育实践——“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孔子在创办私学、聚徒讲学的教育实践中,广受门徒,其弟子三千中,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存。孔子私学也因此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

积极意义:

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

②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

现代启示:求之不拒,教无等级”,“有教无类”在现代教育中面临着困境。

四、孔子论教育的目的

(一)关于培养人才的标准

孔子提出了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弘道治世,恢复礼治社会秩序的君子。

一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君子总是追求道义,而小人总是追求功利。二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即君子总是要求自己,而小人总是要求别人。

(二)关于选拔人才的方针,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虽然出自子夏之口,但比较准确的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学而优则仕”包含多方面的意思: ①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 ②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

③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

孔丘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职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上了轨道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退隐。由此可见,在孔子那里,学习与做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孔丘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

积极意义:

① “学而忧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孔子虽然也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官吏,但是已与西周以前对必然做官的贵族子弟进行为官的预备训练不同,孔门私学的教育对象是士人,只有学有所长才可能被选拔为官。

②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③“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条件,它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反映了一定的规律性,直到现代还有实际意义。

消极影响:“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作为世袭制的对立面被继承下来,对以后两千多年的学校教育和唐宋后的科举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这一思想有着明显的副作用,即把求学当做获取高官厚禄的敲门砖,求学的唯一目标就是做官,形成了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

五、孔子论教育内容

孔子重视的教育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且以前者为重心。

(一)文、行、忠、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二)教学科目和教材

孔子教学的六个主要科目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 乐:有关音乐的知识和技能; 射:射箭,属于军事武功; 御:驾车,也是军事武功;

书:刻字,即写字;

数:关于天文、历算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孔子主张培养文武兼备,六艺兼习的治国兴邦之人才,孔子进行六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就是“六书”。“六书”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著名的儒家经典。

《诗》:即《诗经》。这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

《书》:即《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乐》:是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内容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易》:又称《周易》,是一部卜莁之书,相传为周人所做。《春秋》:是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是当时孔子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的教科书。

六、孔子论教学方法与原则

(一)关于教师如何教

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他的经验是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1.启发诱导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启发诱导。

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其至理名言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按照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解释:《论语集注》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整体意思就是:孔子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给以及时的启发,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否则,越俎代庖,搞填鸭式,满堂灌,代替思考和表达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这是孔子强调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第一层意思。孔子强调启发教学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启发诱导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

包含三个基本要点:

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的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其重要作用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第三,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知识范围。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亦是孔子运用得最成功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和教学。他首先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往往能够一言以蔽之,比如,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二)关于学生如何学

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孔子在长期指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积累了宝贵而又丰富的经验:

1.立志有恒,锲而不舍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以切身的体会教育学生要有高远的理想,要“志于道”、“志于仁”、“志于学”。孔子认为立志对一个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理想,没有志气就等于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所以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孔子不仅鼓励学生要立志,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而且还告诫学生“立志在于有恒”。他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他经常以流水、筑山和平地威为例阐发这个道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极言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短暂,暗示学生一旦理想已定,就要争分夺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去实现它,践行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履一篑,进,吾往也。”则进一步解释为学成败的一般规律,即大功告成与否完全取决于学者的决心和意志。所以当冉求说:“非不说(通悦)子之道,力不足也”的时候,孔子严厉地批评他“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及以力不从心为借口而放弃学业,是画地为牢,半途而废的懦夫行为。

2.虚心笃实,不耻下问

孔子认为,学者治学必须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能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虚心笃实还包括学者治学应持有的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孔子告诫弟子,对古籍文献,对客观世界,对人伦社会关系应该做公正的评说,他反对学者治学过程中过多的妄意猜测、专横武断、固执己见和惟我独尊、自以为是,因而提出治学四原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要做到虚心笃实,践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原则,就是不会则问,不知则学,不仅要向高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且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即“敏而好学,不耻下 6 问”。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典型。

3.学思结合,学思并重

孔子认为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笃实固然重要,但无论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的间接经验,还是通过向别人请教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都必须经过头脑的认真思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思并重。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前提基础,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思离不开学,同时,学也离不开思,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孔子认为,如果只记诵一些现成的知识结论,而不经过思考加以消化理解,就会茫然无所得;相反,只凭主观思考,而不通过实学获得新知,也将陷入空疏的危险,阐发了学与思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孔子则现身说法,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在指导学生以学为基础的同时,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孔子提倡: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要求学生在感知活动中做到“视思明,听思聪”,力求感知正确,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孔子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归纳、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等,这些教学法,尤其是“疑思问”,在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仍然是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欲着力解决的问题。

4.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孔子强调力行,要求弟子们把学到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的知识付诸实践,达到“学以致其道”。在文化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孔子同样强调学以致其用。但是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并不片面的强调行,而是要求在实学的基础上,在学到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孔子所强调的行,不仅指对所学知识的实行践履过程,而且还包括对学习行为的复习、练习的过程,如“学而时习之”、“温固而知新”等。

孔子在指导学生治学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以上所提的几点原则、方法,还包括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精神等。孔子提出学习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别人要求他学习变成学生自己要求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等,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倡愉快教学的人。

七、孔子论道德教育 德育在孔子的整个教育教学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孔子曾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主张把德育放在首位。孔子之所以重视德育是与其“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有关的。

孔子的德育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内容

就总体而言,孔子所提倡的德育内容,可以用“仁”字来概括。

仁德是孔子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高尚的道德品质几乎包括了人应当具备的所有的美德:如忠、孝、诚、信、智、勇、温、良、恭、俭、让、廉、和、宽、敏、惠、中庸、忠恕。现仅就几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下:

孝悌:是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仁”的基础。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这里,“入则孝”是指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则悌”是指在外要尊重兄长。孔子的学生有若对老师所提倡的孝悌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曾经这样说: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 7 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爱人:是“仁”的核心。孔子所提倡的“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也是做人的最高准则,“爱人”是“仁”的核心。在《论语》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对别人要富于爱心。孔子要求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多从人民的利益着想,做到“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有仁德的人治理国家,必须做到“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等,由此可见,孔子的爱人思想是与其惠民、重民、养民的思想相联系的。

复礼:是“仁”的表现。孔子要求学生必须养成“克己复礼”的品质。孔子认为的“礼”,主要是指遵守等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这种规范,大而言之,包括国家内部上下尊卑的社会制度;小而言之,则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仪常识。孔子提倡用“仁”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形式,从而实现仁与礼的有效结合,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立志有恒

2、安贫乐道

3、推已由人

4、克已内省

5、改过迁善

6、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八、孔子论为师之道

孔子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他对教师素质和师生关系的论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

1、强调做教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

孔子所讲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对教师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就应该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典型的终身教育思想。二是对学生,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2、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如何看待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问题上,孔子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的著名论题。

3、孔子提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

孔子要求教师以身教胜言教,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孔子认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并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人。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言教固然重要,身教更是万万不可少的。因为言教在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旨在指导学生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养成某种行为定势。孔子认为教师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更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他主张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质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去渍染熏陶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做。孔子多次论述教师以身作则的意义,比如:“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等,孔子所提出的这种从业理论一直是所有优秀教师的从业信条,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之一。

专题二:追寻历史变迁轨迹,纵览中国教育制度演进历程

一、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三)教育内容十分简单——以生活经验为主

(四)教育方式以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为主

二、夏代、商代、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夏朝(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

夏代的学校,在古籍中也有明确的记述,但仍无直接证据。

一般认为,有“序”、“校”两种,都非常重视军事教育。主张“以射造士”。

(二)商朝(公元前16-公元前11世纪)

1、商代的学校:除了继承夏代遗产外,有所创新,如瞽宗——商代特有的学校。

2、商代学校的教育对象:商代学校由国家管理,受教育是奴隶主阶级的特权。

3、商代学校的教育目的: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

4、商代学校的教育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2)军事教育(3)礼乐教育(4)书数教育。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

1、西周的“学在官府”、官师不分、政教合一。①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②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③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2、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内容 ①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

②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夏朝“以射造士”——商朝“以乐造士”——西周“以礼造士”

三、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一)官学衰废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3、战争**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二)私学兴起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私学兴盛

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所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私学的兴起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它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

2、私学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就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3、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新的发展。在教育内容上,突破了西周的“六艺”范围,各家各派可以自由传授自己的政治、道德观点和新的知识、技能。在教育方式上,私学可以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而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求学为动力基础,办学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4、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私学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教育思想家,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商鞅、韩非等,而且还出现了如《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商君书》、《韩非子》等记载了大量教育思想的典籍以及《大学》、《学记》等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总之,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学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来发展教育事业,不仅符合历史潮流,也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

(二)齐国“稷下学宫” 齐国素有养士之风,“稷下学宫”的初创是出于田齐政权“招致贤人”的目的。“稷下学宫”建于战国时齐国的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它是齐国统治者设立的国家养士机构,凭借国家的财力、物力养士,绵延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几乎集中了当时各家各派的学者。

1、稷下学宫的性质——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它是一所由官家兴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容纳百家、思想自由,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2、办学特色:

①“不治而议论”。即士人并不担任具体的官职,一般不承担行政事务,以备统治者咨询,日常则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因此,“稷下学宫”实际上起到的是“智囊团”的作用。

②自由辩论。“稷下学宫”采取的是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政策,各家学派在稷下学宫都占据了一定地位,他们要使自己的学说得到公认,不得不通过公开的辩论,以理服人,这就活跃了思想,繁荣了学术。在学宫所召开的“期会”中,不仅全校教师和四方游士可自由参加,学生也可参加驳难辩论,这种在学术上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有助于扩大眼界,也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并对解放和活跃学生思想起了极大的作用。

③学无常师。“稷下学宫”的教学方式十分特殊,在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听讲,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当时前来“稷下学宫”的,既有个别游学,也有集团游学的情况。可以随时请求加入,也随时可以告退,不受任何限制。学生来到稷下学宫后,则不限于跟一个先生,其它先生讲学也可以听讲请教,这种灵活的教学制度,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学说,打破了学术流派的局限,各家各派在稷下学宫相互批评,又相互吸收,促进了学术发展。

④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全文载于《管子》,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复习均有 10 严格规定。从《弟子职》可以看出“稷下学宫”对学生管理的总体特点,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这一学则流传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历史意义

①“稷下学宫”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②“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③“稷下学官”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它是名副其实的。

(三)教育家及其思想

1、儒家代表(孟轲、荀况) 孟轲:

“性善论”是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1)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①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2)论道德修养 ①持志养气。②动心忍性。” ③存心养性、清心寡欲。④反求诸己。(3)论教学方法

①启发诱导 ②循序渐进 ③专心有恒 ④教亦多术  荀况:

(1)论教育作用——“化性起伪”(2)论教育目的——培养雅儒和大儒(3)论教育内容——儒家经典(4)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5)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2、墨家代表(墨翟)

(1)论教育作用

(2)论教育目的——“贤士”或“兼士”(3)论教育内容 ①政治和道德教育 ②科技和技术教育 ③文史教育

④逻辑思维能力的教育 ⑤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的教育(4)论教育方法 ①积极主动的教学态度。②主张创造。③注重实践。④量力而教。

3、道家代表(老庄)

道家学派从自己的哲学思想出发,也对教育作用、学习方法、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4、法家代表(商鞅、韩非)

11(1)否定传统教育的作用

(2)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四)战后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五、秦汉的教育政策

(一)秦朝的文教政策

“统一文字、严禁私学、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二)汉朝的文教政策及学校教育制度

1、汉朝的文教政策——“独尊儒术”(1)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2)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

2、汉朝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教育家:董仲舒、王充

1、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1)三大文教政策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③重选举以选用贤才(2)教育思想

①论人性及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②论道德教育。

③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王充(约27-100年):(1)论教育作用

(2)论教育目标: “鸿儒” “文人” “通人” “儒生”(3)论教育内容:“博通百家”(4)论学习:

①学知与闻见。

②思考与求是。③“问难与距师”。

六、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一)学校体制多样化,专科教育得到发展。

(二)私学得到发展,成为教育的台柱。

(三)家庭教育得到重视。

(四)教育思想多元化。

七、隋唐时期的教育

(一)隋唐文教政策

1、重振儒术。

2、兼融佛道。

3、发展科举。

4、任立私学。

(二)隋唐学校教育制度

隋唐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2、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3、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4、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5、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6、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7、重视医学教育。

8、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9、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三)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韩愈

1、关于教师问题的见解

韩愈教育思想最突出之点就在于他做《师说》,提倡尊师重道。尊师重道思想既是他出于重振儒家“道统”的需要,又是为了抵制当时耻于从师的风气。(1)教师的作用

在《师说》中,韩愈首先阐明了教师的作用。他从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得到一个结论,“古之学者必有师。”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诲和指导,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有才智的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他认为生而知之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孰能无惑?如果“惑”而不从师,那才是“惑”呢!在这里他通过肯定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习的重要性,进而肯定了教师的重要作用。

(2)教师的任务

韩愈认为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这三项任务,三者的地位,韩愈也摆的很清楚,“传道”放在首位,授业和解惑都离不开“传道”这个根本。传道是目的,授业和解惑是传道展开的过程和手段。

(3)择师的标准

韩愈主张不管出身、门第、相貌等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并且合乎儒道,就可以为人师表。“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 13 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把“道”作为择师的根本标准,也是择师的首要标准。从师是为了学道,谁有“道”,谁就有资格为师。韩愈强调“师道”正是对中唐以后耻学于师,不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4)师生关系

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两者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说,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

2、关于教学和学习思想(1)业精于勤(2)博精结合(3)学习与创造结合

八、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宋代的文教政策——“兴文教,抑武事”

1、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2、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3、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①范仲淹(989-1052年)主持推动的“庆历兴学” ②王安石(1021-1086年)主持推动的“熙宁兴学” ③蔡京主持推动的“崇宁兴学”

(二)宋代书院

(三)宋元时期的蒙学

(四)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北宋王安石、南宋朱熹 朱熹之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论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与教育内容 论道德教育 论教师与教学

论读书方法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和体会,对于怎样读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具体如下:

14(1)循序渐进

朱熹认为读书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自己的能力进行,应逐步渐近。首先,读书要有次第。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近及远,“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其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读书切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今学者不忖自己力量去观书,恐自家照管他不过。”

(2)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熟读就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也就是要能够记住背熟,因为熟读有利于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还要精于思考,“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也就是对于作者的观点先提出疑问,然后再通过思考,不断解疑,以至无疑,只要做到这样的功夫,才能说是“精思”了。如他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虚心涵泳

“虚心”是指读书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他说:“凡读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今人多是心下先有一个意思了,却将他人说话来,说自家底意思,其有不合者,则硬穿凿之使合。”涵泳是指读书要反复咀嚼,深刻地体会书中的精华和滋味。

(4)切己体察

朱熹认为读书不能只在纸上做功夫,必须心领神会,身体力行。“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朱熹反对当时学校只为科举而死记硬背的学风,他认为如果不身体力行,即使日诵五车,也学不到任何东西。

(5)着紧用力

朱熹认为读书要有发愤忘食的精神。着紧用力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抓紧时间,发愤忘食,“为学须是痛切恳恻做功夫,使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要振作精神,勇猛奋发。“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直须着力撑上,不得一步不紧,放退一步,则此船不得上矣。”为学就是要有这种撑上水船不进则退的顽强作风和破釜沉舟的勇敢直前的精神。

(6)居敬持志

居敬要求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又说:“人做功课,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则此心先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持志是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能以顽强的毅力求其实现。他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只有树立了明确的志向,才能一味向前,学业不断长进。

朱熹的读书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见解,具有借鉴的价值。

九、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教育

(一)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文教政策

1、尊孔崇儒,推崇程朱理学。

2、网罗士人,禁锢思想。

(二)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三)明清时期的书院

(四)王守仁、王夫之、颜元的具有自身学派特点的教育思想

十、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清末教育的腐败、没落

1、科举制度利弊百出。

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也空疏腐化。

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一是出版图书、发行报刊以控制思想舆论。

二是力图控制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培养它们的代理人。(1)兴办教会学校

(2)插手中国人办的新教育。

(3)兴办各种所谓慈善事业以笼络人心。

(三)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教育

1、实行普遍的平等的教育

2、改革教育内容,编辑新教材

3、改革考试制度

(四)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创办新式学堂 ①外国语学堂 ②技术实业学堂

③军事学堂

对新式学堂的评价:1.新式学堂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2.开设“西文” “西学”课程,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3.洋务学堂在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在社会实践等方面起了开创讲究实用科学的新风气。

2、倡导留学生教育

洋务派办的新教育的进步意义:

①洋务派办的这些新式学堂打破了传统儒学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 ②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学科的教学;

③培养出中国自己的第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新型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如严复、鲁迅、张伯苓等近代史上的巨匠,都是出自于这类学堂。

洋务派办的新教育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①它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

②其范围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其他学科多为这两个方面的延伸。③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④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

(五)教育家及其思想:张之洞

十一、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一)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1、维新派与洋务派在教育问题上论争的焦点 ①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②要不要提倡西学,批判中学。

③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

2、维新派的主要教育活动有:

①建立学会、开设报馆以宣传变法。②创办学校,以培养人才。

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①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③改革书院,筹办各级各类学校。

⑤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辑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籍。

(二)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

1、废除科举制度

2、建立清末新学制

十二、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一)整肃封建教育

(二)制定教育宗旨

(三)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

(四)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与旧学制相比,这一学制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它缩短了小学年限,并允许实行弹性制,从而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其二,延长了中学年限,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高中毕业已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因此可以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其三,职业教育渗透到普通教育中,小学高年级可斟酌地方情况,设置职业准备教育,初中也可视需要兼设各种职业课程,高中则是普通科与职业科并立,这样就在各个层次上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

其四,将幼稚园正式列入学制中的一级教育,标志着幼儿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其五,不再单列出女子学校,意味着承认男女受教育的完全平等。

总的来看,1922年学制比较彻底地摆脱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束缚,表现了教育重心的下移,更重视基础的、民众的教育,在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适应社会和个人需要方面是比较和谐的。学制比较简明,又留有充分的灵活性。因此,这个学制后来除了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动外,它的总体框架一直延续下来,所以,1922年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十三、新文化运动时期

十四、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927-1949)

十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专题三:翻阅历代考试制度,反思现代高考制度

我国的考试制度以“科举”的出现为界,可分为:前科举时代(西周、秦汉、魏晋南北朝)科举时代(隋唐宋元明清)。

一、记载中的西周考试制度

中国考试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王朝。有史料记载的则是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开始。据《礼记·学记》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在“国学”中就设有定期的学业考查制度。不仅对考核内容做了系统安排,而且形成了定时进行考核的思想和制度。

(一)国学的考核内容

礼:是政治伦理课,其考核的内容很广泛,包括了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等。《周礼·大宗伯》把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

乐:是综合艺术课,其考核的内容主要有六代乐舞等。所谓六代乐舞,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尧时代的“大章”、舜时代的“大韶”、夏时代的“大夏”、商时代的“大濩(获)”,加上西周新创的“大武”,简称为“六乐”。射:据《周礼》载:射箭的考核标准有五条:一曰:“白矢”,要求射者的箭穿透箭靶,露出箭头,重在考核射者开弓的臂力;二曰“参连”,要求射者第一箭射出之后,接着三箭连发,重在考核射者发射的速度;三曰“剡(演)注”,要求射者矢入箭靶,羽颈高,箭头低,重在考核射者箭头锋利易入;四曰“襄尺”,“襄尺”即“让”,要求射者礼让,如君臣同射,臣不得与君并立,须后退一尺,以别上下尊卑,重在考核射者礼让水平;五曰’‘井仪”,要求射者四箭射中箭靶,如“井”字形状,重在考核射者箭法准确。

御:据《周礼》载,驾车的考核标准也有五条:一曰“鸣和鸾”,“鸣”与“鸾”是车上装饰的铃,要求御者驾车时,铃声共鸣而有节奏;二曰“逐水曲”,要求御者驾车时,沿着曲折的江河驰驱而不颠坠;三曰“过君表”,“君表”指在险阻处插着族旗的辕门,辕门中间放置石磴(邓)为障碍物,要求御者驾车驰入辕门时而不碰撞石瞪(车两边与石瞪的间隙仅只五寸);四曰翻舞交衢(渠)”,要求御者驾车在交叉道上,往来驰骋,像舞蹈一般轻盈而有旋律;五曰“逐禽左”,要求御者驾车追赶禽兽,使其向左边逃奔,以便君主射之(按周礼规定君主田猎时自左方射之)。总之,考核时要求御者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密切配合射手。

“书”与“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指书写常用字,如天干、地支、方名等。“数”指计算加减及乘除等。《周礼》还提出有“六书”、“九数”等考核标准,但无细目。后人曾就“书”与“数”的考核标准作过种种猜测,这里就不详述了。

(二)国学考核时间

按照《礼记·学记》所载,西周的大学已建立起一套分年考试的制度。学生到了规定的年龄入大学,大学每隔一年考查学生学业及操行一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三)乡学俊秀进入国学深造的四步考试制度

按《礼记·王制》载,西周规定,乡学可以经过考试选拔少数俊秀者进入国学深造。其过程与步骤是这样的:(1)先由地方官“乡大夫”主持考试,选拔乡学中的优秀学生,报告于西周王室的“司徒”官,被选中的学生称之曰“选士”。(2)“司徒”官主持考试,“选士”中的优秀者升入“国学”中的大学,称之曰“俊士”。凡已提名于“司徒”官的选士,可免其一乡的劳役;凡有升人大学的“俊士”,可免其一国的劳役。这些“选士”与“俊士”,皆称之为“造士”,意思为进入大学深造之士。(3)“造士”入大学九年学成后,“大乐正” 18 官再主持考试,就“造士”中的优秀者提名于“司马”官,称之曰“进士”。(4)又经“司马”官主持考试,就“进士”中选拔其贤能者报告于周天子,视其才能的高下而任之以官职,予之以爵禄。这就是从“乡学”中选拔优秀人才的四步考试制度。当然这种经过严格考试选拔的“国之俊秀”,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学生仍在地方上序、痒、塾、校里学习。

总之,西周时期无论是国学还是乡学,都严格地按照一定的规范考核士子。

(四)西周考试制度的特点

——育才与选士相衔接,选士与选官为一途 ——给这些庶民学生以希望和鼓舞。

二、秦汉考试制度的确立

(一)秦代考试制度

秦代实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吏师”制度的目的,在于造就一批刀笔小吏。因此秦代重视考试,考法令,考诵书,考写字、习文,还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考核合格才委以小吏。秦代虽短,史料又不足,但是秦代的“吏师”制度重视考试却是毫无疑问的。

(二)汉代考试制度

1、汉代太学考试方法

汉代太学既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又是国家的考试机关。汉代太学的考试有两大作用:一是通过考试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充实汉朝官吏队伍;二是通过考试,督促学生学习儒家经典。

汉代太学考试方法有以下几种:(1)“射策”

由主考人根据儒经内容提出若干问题,然后按照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分成甲乙两等,再把这些问题写在帛或纸上密封起来,由被试者随意抽出其中一二种题来解答。这种方法与我们现在采用的抽签考试方法相类似。内容侧重对于儒家经典意思的解释与阐发。主考人根据学生的解答判断学业成绩。成绩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官职。不过每科均规定很少的取官名额。

(2)“策试”

所谓“策试”,就是教师事先按家法章句分科出好多个题目,学生凡是回答得多且好的被评为“上第”,“五经各取上第六人”,上榜公布,作为政府录用的依据。(3)“口试”

★汉代太学考试制度的积极意义和弊病

积极意义:(1)汉代太学注重考试,使得学生专心攻读,潜心于经典,培养了不少人才。(2)汉代太学既是教学机关又是代表国家的考试机关,这样可以鼓励青年自修,校外人才经过考试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资格和荣誉。

弊病:由于汉代太学教学制度不甚严格,一味地依赖考试,因而也带来不少弊病。(1)汉王朝通过太学考试,鼓励学生研究经学,并给以政治出路,通过考试、即可以当官,享受荣华富贵,这使广大青年学生一头钻进故纸堆里,把毕生的心血花在经书上面。经学的繁琐章句,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头脑。(2)汉代太学考试制度往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3)汉代太学没有年限规定,太学生一年没有通过考试允许下年再考,这样一年一年考下去,太学里往往有一些少年入学一直到头发白了还没合格的老学生。

2、汉代的察举与考试

汉代一方面开创太学,培养与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又确立了察举制度发现与选拔人才。通过这两条途径,充实汉王朝的官吏队伍。所谓察举,亦称荐举,是由汉王朝的三公九卿及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依据考核,把民间及基层官吏中的德才兼备者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一定的官职或提高其官位。

汉代的考试制度对我国古代考试的思想、方法、制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试制度 此时的取士仍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九品中正制”的出现甚至几乎取消了考试。“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把被选的士分为九品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九品中正制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官人法”的具体做法是:①设置中正。②品第人物。③按品授官。但是后来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位居朝廷的大世族所把持。他们品评士人,往往把门第家世作为唯一标准。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致使九品中正制偏离了选拔人才的方向,逐渐蜕变成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这样就堵塞了寒门士子的仕进之路,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那些门阀世族子弟由于前程无忧,也不愿下苦功去学习。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教育。而门阀世族把持选士任官大权,归根结蒂也是为皇权所不容的。统治者的权力一旦有所巩固,必然要采取措施来加强对选士权的控制。所以说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这就孕育了国家设科招考和士人自由报考的分科考试制度的产生。依靠门资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选官考试制度来替代它,科举考试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四、隋唐宋元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比原来的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

(1)与此前的用人制度相比较, 科举制结束了魏晋以降凭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体现的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世族官僚在人才荐举和考察时的营私舞弊,士人经由考试而入仕,为庶族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入仕道路。

(2)科举制度间接扩大了教育范围,打破豪门贵族垄断教育的状况,刺激了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增加,也扩大了学习的内容,除四书五经外,有诗赋杂文,也有经史典籍,还有策论。

(一)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与以往的选士制度有承袭关系,但又有重大区别。最突出的区别是,以往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又统称荐举;而科举则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

(二)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1、科举的考生

参加科举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两类。“生徒”即各类官学的学生,“乡贡”即“生徒”以外的在地方报考的读书人。获得准考名额的比例,“生徒”要大大高于“乡贡”,这是官学吸引学生的主要动因。

2、科举的科目

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不同时期其科目设立也不尽相同,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是固定时间举行的固定科目选士,制举则为皇帝临时根据需要下诏开科选士。通常所说的科举,指的是常科。

其中常设的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此外,还有制科和武举科等。明法、明书、明算科选的人数量不多。因而学子们热衷的只有明经、进士两科。

3、科举考试的方法

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四种。间或还采用口试。

4、唐代科举考生的生活及考试流弊

5、科举及第后的荣耀

6、科举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重大的。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国家统治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一,选士任官大权由朝廷掌握,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第二,科举制向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士人开放了入仕的门径,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知识分子,加强了统治基础;第三,使官员队伍可以有效地补充新生力量,为国家的运转增添了生机活力;第四,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促进了思想的统一。

(三)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宋真宗:《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家不有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于唐代,到宋代则大大强化。

1、科举地位的提高

唐代科举还只是为寒门子弟打开取得作官资格的一条门缝而已,取士名额少,取中的还要通过吏部考核才能作官。到宋代,科举及第的进士不仅享有显耀,而且立即就可以作官,而且升官较快,尤其是取中高第者。

2、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展

宋初每届取士人数与唐代大体相同,不过二三十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大幅度增加录取名额,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殿试,进士及第109人,诸科及第207人,此后,每届大体维持在三四百名的录取规模上。

3、考试内容的改革

有鉴于唐代科举的帖经、墨义完全是考死记硬背儒经,而诗赋考试又与治国实际关系不大,到王安石变法时,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经义是论述儒经某一内容的小论文,既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理解,又考察考生的文笔水平。为了加强评阅的客观性,王安石还编制了经义式,为标准格式。不过诗赋毕竟是士大夫文人的基本素养的体现,后来采用诗赋考试还是经义考试几经反复,经义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4、科举管理和考试制度的健全化

科举考试、取士的比较周密的规章制度,也是在宋代建立的。通过维护科举的公正性、21 客观性,防止权贵操纵取士,来保证中央集权。主要改进措施如下:

(1)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宋太祖即位后不久,废止权臣向考官推荐考生的特权,并诏令考生今后不得再呼考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所有考中的进士,都算是天子的门生。

(2)实行殿试制度,将选士大权直接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终决定性考试。

(3)改善考官任用制度。主考官不再由固定的官员担任,而是临时委派,考官在受命之后,要立即进驻贡院,隔绝与外间的联系,称为锁院,这样防止了串通作弊。除主考官之外,还要另行委派若干副考官,称为同知,以加强对考官的监督和相互制约。

(4)对与考官有亲属或其他亲近关系的考生另行开场考试,考官与考题也另行安排。目的在于制约人情影响。

(5)对试卷实行弥封(糊名)、誊录制度。考生交卷后,先由弥封人员将考生的姓名密封起来,再由誊录人员将试卷内容原封不动地誊录出来,将誊录的试卷交给阅卷人评阅。这样,阅卷人就无从知道试卷是何人所作,判卷也就比较客观了。

通过上述的调整改革,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影响和覆盖面,科举考试制度更加成熟健全,进一步加强了统治者对于科举考试的绝对控制和国家权力部门整体监控的程度,限制了权贵子弟徇私舞弊、朝中权臣把持科场的特权,庶族与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的数量日益增多,在统治阶层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庶族官僚集团,从而为宋代政治和文化教育的运行注入了强大的生机。

(四)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

蒙古窝阔台汗时(1237年)曾开过一次科举,此后科举长期停开,选官主要从蒙古、色目人中挑选,或从吏员中提升,少量的选士则来自学校。直到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才重开科举。规定三年考试一次,分为两榜,蒙古、色目人为一榜,考两场,即第一场考经问,第二场考时务策。汉人、南人为一榜,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五经》义,以规定的理学家著作为考试用书,第二场考赋、诏、诰、表、章等文体选一,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相比之下,蒙古、色目人的考试就容易多了,他们中如果有愿意考汉人、南人榜而且考中者,则授官时加一等。汉人作官则多受限制和排斥。

元代科举不仅开得晚,而且时开时停,总共只举行过15次考试,全部录取的人数只有1061人。和其他仕途相比,科举所占比重微不足道。元当初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蒙古军队横扫欧亚大陆,然而元王朝仅80多年就被推翻,不能不说与这种政策失误有关。

(五)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1、确定“三年大比”制度。

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式规定每隔三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每逢丑、辰、未、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 这些年头称为“大比之年”。

2、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童生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3、考试的手续更为严密。

4、确定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

八股文有极其严格的文体要求,文章从破题、承题、起讲、开始,正文部分分为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两两对偶,构成八股,最后以大结为全文的结束语。

 第一是“破题”,用两句话破题目要义;        第二是“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 第三是“起讲”,为议论的开始;

第四是“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 第五是“起股”,又称“提比”; 第六是“中股”,又称“中比”; 第七是“后股”,又称“后比”; 第八是“束股”,又称“束比”。

八股文的特点:

1、取材于四书五经

2、代圣人立言

3、采用排偶文字,文体本身集诗、赋、论、策于一体。

(六)清朝-----科举制度的终结

明清八股取士后,学校的独立地位逐渐失去,成为科举的附庸。

1905 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学制,在中国实行了 1 300 年之久的科举制宣告废除,这标志着封建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

★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

科举制始于隋,兴盛和完备于唐,废于清末,历时1300年,是我国实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取士制度,对我国以及世界的考试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积极意义

1、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选士大权归中央政府;相对保证官员素质;思想统一于儒学。

2、相对客观公正。

3、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消极影响

1、束缚思想,阻碍学术发展。

2、科场舞弊带来虚伪性。

3、影响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4、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

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

五、近代以来的考试改革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了反封建的斗争,进行了教育改革,民国初年公布教育改革令,建立新学制。考试科目增加了自然科学。五四时期开展了新文化运动,至 1922 年实行新学制,全盘采取了美国的六三三制,考试内容和形式也相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前苏联的教学体制和考试方法,直至“文革”开始。文革至 1977年,我国取消了考试制度,采取推荐方法。1977年我国重新恢复了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沿用至今 30 余年。

专题四:回顾古代私学,审视古人智慧

★概念界定:

在一般意义上说,古代私学是指不由政府创办,不纳入国家学校制度之内,而由私人或私人团体(包括社会集团)创办、主持、经营、管理的教育形式或教育活动。

中国古代私学包含三种类型:一是指私家学派。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由孔墨显学发展成诸子百家,由“官守学术”演变为“百家争鸣”,确立了私家学派的地位。二是指私人聚徒讲学。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先秦诸子大都从事私人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汉唐来元明清均有大批经学大师从事私人讲学。三是指由私人创办和主持的学校。从汉代的书馆、经塾、精舍到宋以后的大部分书院和私塾,都是私学的范畴。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犁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经济形势的变化打破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成熟。

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政治改革。(这种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是私学产生与发展的先决条件)文化上:春秋时期是社会急剧动荡时代,官学衰废,奴隶主贵族子弟享有世袭特权,不需学习也能成为统治者,这样原来的官学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官学名存实亡。孔子称春秋是“天下无道”时期。各国统治者急需“贤人”辅政。战乱与官学的废弛使得文化典籍和文化职官流落民间,原来西周时“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变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开始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民间学者开始出现,他们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各种新学说,推动了私学的兴起。

社会动荡——王权衰落——官学衰废——文化下移——私学兴起

(二)直接原因

1、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密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逐渐扩散于民间,为私学提供了学习的材料。

2、士阶层崛起、文化官吏散于民间,为私学提供了教师。

3、社会上许多人为了求得在经济上、政治上发展,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生员。

(三)私家学派

儒墨两大私学,己成为当时社会影响最大、占主导地位的私学组织。除此之外,道家和法家影响也较大。

1、儒家私学

特点之一:孔子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特点之二:孔子为儒家私学编写了被后世称为“六经”的教材。特点之三:孔门私学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特点之四:以“仁”为核心的私学教育

2、墨家私学

墨家学派之所以“显”,则在于其不同于孔门私学,他们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实践,许多是孔门私学所未涉及的领域。墨家私学与孔门私学一起.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教育范围树立了自己的旗帜。孔墨私学互为补充,构成了完备的社会知识整合。

3、道家私学

道家私学主要分为两派。一派集中在齐国稷下,称为稷下黄老学派,以宋、尹文、接子、环渊等为代表;一派未到过稷下,以庄子为代表。他们都是继承和发挥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老子的思想。稷下黄老学派的学说经过荀子、韩非改造,向唯物主义方向发展,而获得了积极的意义。庄子与孟子同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悲观反世,对一切都失去信心,鼓吹虚无主义和超现实的绝对自由,把老子思想引向极端的唯心论。

4、法家私学

他们是先秦法家的主要的激进派,锐意提倡耕战,主张地主阶级严刑峻罚。商鞅用自己的学说指导了秦国的变法运动,韩非的理论则为秦始皇所采用。他们扬弃了道家的虚无主义,批判墨家的阶级调和思想,与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也表现出严重的分歧,展开了长期的争论。

(四)先秦私学的特点

1、私学与学派互不可分。

2、每一家私学均形成了自己私学的独特的风格特点。

3、这一时期的私学都没有固定的场所。

4、各派私学招收的学生年龄差异都较大,基本上没有年龄的限制。

5、教育的多面性与仕宦的现实性开始紧密结合。

二、秦代的焚诗书、禁私学和汉代私学的复兴

(一)秦代“禁私学”

(二)汉代私学的复兴

1、汉代私学的类型——汉代私学是我国私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潮(1)以“书馆”为主要形式的蒙学教育。

(2)以“乡塾”为主要形式的一般经书学习。

(3)以“经馆”(也即“精庐”或“精舍”)为主要形式的专经教育。

2、汉代私学兴盛的原因

①汉初战乱刚平,官学匮乏,私人讲学承担了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重任,为两汉私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②自汉武帝始,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士人必读儒家经典,才能有出仕做官的机会,而太学路途遥远,进入地方官学亦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不得不求助于私学。

③自秦以后,私学积聚了相当雄厚的发展潜力。因而,私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私学的兴盛就不难理解了。

3、汉代私学的特点

汉代私学,是中国古代私学教育发展历程中趋于正规化的阶段,其本身的许多特点,奠 25 定了后世私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①汉代私学已有较明显的程度划分。即有向儿童的蒙养阶段的教育和有向青年和成人的专经阶段的教育。尤其是蒙养阶段教育的出现,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特定的教育形式,弥补了官学教育没有蒙养教育的缺陷,使得整个教育在私学、官学的互为补充下完善起来。专经阶段的私学教育,成为教育与学术传播的典范模式,后代的私学,大部与学术传播联系紧密,一些有政治抱负的人土.以私学为阵地传播政治思想,评议朝政,形成后世私学与学术集团的紧密结合。

②汉代私学已有了较为固定的教学场所。这些被称为“精庐”、“精舍”的学校,为后世私学的规模化做出了典范。以后的私学,大都有了固定的场地,及至书院出现后,名称上亦称为“精舍”、“精庐”的居多,这是私学正规化的发展历程。

③汉代私学的教师,有居官教授的,有隐居教授的,有辞官后还家教授的。后两种便形成了专职化的私学教师队伍,尤其在社会动荡之际,后两种教师所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与此同时,汉代还出现了私学女教师,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位女教师就是班昭(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马融(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门徒千人之多,郑玄等都是他的门徒)曾在她的门下受教。班昭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女教育家。

④汉代私学一个重要的特点,表现在生源的广泛性。汉代私学招收学生不以贫富、地域、年龄和辈分为限,这使得学生的来源十分广泛,私学中“教授数百人”,“门徒常千人”的很多。私学学生中许多是贫寒子弟。

⑤汉代私学教学中、出现了“高业弟子次相传授”的教学方式。我国近现代所出现的“小先生”、“导生制”,即类似于此。而汉代,就出现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足以见得当时教育的兴盛,到私学来求学者之众。“至一师能教千人,必由高足弟子传授”。郑玄作为马融的学生。“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这样通过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方式,解决了教师少、学生多、传授不便的困难,突破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满足了社会普遍求学的需要。这一源于古代私学的特殊的教学形式,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积极可行的教学准备条件。

⑥汉代私学,还承担了非儒家学说的文化知识的传承任务。如黄老之学、法律、天文、星历、图纬、医学等等,都是私学的主要的传授内容。虽然朝廷对此也偶有重视,但在教育和传播上,官方教育一直没有承担这一任务,客观上主要是由私学来完成的。

因而,汉代私学,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传授的具体知识上,都比官学宠大、全面,从而形成了以私学为主、官学为捕,私学是官学的基础和补充的格局。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格局。私学承担着文化发展、学术传播的主要任务,官学只是在为培养和选拔官吏服务。从这个意义而言,私学是主要的教育承担者。

三、魏晋南北朝私学的相对兴盛

四、唐末及宋代私学的制度化——书院的产生和发展 私学在唐代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唐代的私学亦很发达,但与汉相比则显得略逊一等,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从隋朝始,官学便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校教育系统和管理体系,这种系统到唐朝更加完备。如:唐朝在中央设立了六学二馆;而在地方上,则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市学、镇学,另外还设有医学。同时,这些官学的入学条件亦有所放松。②隋唐所实行的科举制,直接把读书、应试、做官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官学而抑制了私学的发展。

唐宋私学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乡学、村学、私塾、家塾、家学等,教授识字和日用基本知识的小学或蒙学;另一类为年龄较长、程度较高的青年学子设立的研究学问或准备科举的书院和经馆。

唐宋年间,书院诞生。书院是中国古代私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私学的制度化阶段。它一经产生,即成为与官学平行的私学的独特教育形式,书院是制度化、正规化的私学,是私学发展的高级阶段。为什么这么说?这是由书院的性质来决定的。与宋以后的元、明、清诸朝书院的官学化不同,北宋时期的书院,大都属于私学范畴。

(一)书院兴起的缘由

书院的兴起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兴起缘由在于:

1、宋统一后,文风日起,而当时政府尚无暇顾及教育,书院的出现既满足了读书人的要求,又可为统治者培养大批治术人才,因而得到统治者的认可。

2、官学路途遥远,入学多有不便,而书院则可因人、因地、因时而设,比官学更具灵活性。

3、我国渊源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对书院的兴起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4、书院制度的产生还与佛教禅林讲学制度有密切联系,书院学规的制定,教学活动的方式,均受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二)宋代四大书院

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了出名的白鹿洞、岳麓、应天、嵩阳书院,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继承传播上做出了巨大历史功绩。

宋代书院不论数量、规模、组织结构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几乎超越了当时的官学。

(三)私学制度化阶段的特点 ①教育场所规模化。②教育设备的制度化。③教育管理的规范化。④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⑤书院在讲学方面,既注重教学,尤注重学术研究,同时还允许不同学派相互间进行讲学,由此而形成了独具持色的书院“讲会”制度。

五、明清时期私学的普遍形式——南方家族式私学的发展

(一)明清私学的类型

明清私学继宋元之后仍盛而不衰,按其程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阶段的蒙养教育,另一类为高级阶段的书院。低级阶段的蒙养教育多称私塾,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门馆”、“家塾”,即“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饲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二是“村塾”、“族塾”,由“一族一村选师择址建馆课其子弟”;三是“坐馆”、“教馆”,“由富裕人家独自一家聘请教师在家设馆,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

(二)南方家族式私学的发展

1、教育目的具有两重性

2、教育阶段也具有两重性

3、家族教育拥有专门的教育经费

4、家族教育随时代而发展变迁

(三)明清私学教学的特点——蒙学化

专题五:译读《学记》,品鉴古代为师之道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 28 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执政者)思虑要合于法度,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亲近礼贤下士,宽容异己体恤百姓,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有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夏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急于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用以)反复详审学生的思维活动;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这七点,是施教顺序的大纲。古书上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宫首先要尽职,读书人要先立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广泛运用比喻,课内就不能写好诗句;课外不学好如果做好家室,课内就学不好礼仪。不喜欢那些才艺学问,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所 29 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兑命》篇中说:只有专心致志谦逊恭敬,时时刻刻敏捷地求学,在学业上就能有所成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即使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产生抗拒而难以克服;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不按教学内容的一定顺序传授知识,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君子不但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件愉快的事;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积极思维。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有人是失于贪多务得,有人是失于学习过于偏狭,有的人失于见异思迁不求甚解,有的人失于学习上不能持久,浅尝辄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会唱歌的人,要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会教人的人,要诱导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教师讲课,要简单明确,精练而完善,举例不多,但能说明问题。这样,才可以达到使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的目的。

君子要知道最完美的教学境界中的难易甘苦等种种情况,才能知道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正确的与错误的不同思想倾向和教学方法,才能对学生多方面灵活的启发诱导。能够多方面启发诱导,才能当好教师。能当好教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当人君。所以说,当教师的,就是凭借(老师)来学习成为君上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古书上说:“古代君王只尊敬老师”。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凡是学习的关键,严师是难能可贵的。教师严格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两种人:一是正在祭祀中作为神的替身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师,不以臣子相待。根据礼制,(这二种人)虽被天子召见,可以免去朝见君王的礼节,这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的缘故。

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留有提问者充分回味和消化的时间;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 30 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作个好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就要引导启发他们;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不管了。

若要学到父亲高超的手艺),高明的冶金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缝皮袄;高明的弓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编撮箕,训练学拉车的小马的人会先反过来,让马在车后跟着走。君子懂得了这三例(是通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反复练习、循序渐进)使事业成功的道理,就可以搞好教学工作了。

古代求学的人,能够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举一反三。鼓不等同于五声,而五声中没有鼓音,就不和谐;水不等同于五色,但五色没有水调和,就不能鲜明悦目;学习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可治理;师不等同于五服之亲,但没有教师的教导,人们不可能懂得五服的亲密关系。

君子说,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因时制宜的人无所不可不拘于一途。懂得这四点,(就可以领会到做事求学),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了。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这是因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归宿。这才叫抓住了根本!

<评述> 《学记》共1229个字,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教育思想相当丰富,论述相当深刻。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①首先看到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光靠良好的施政措施,取得的成就是有限的,而教育的作用则是最广泛的和牢固的。因此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通过教育可以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树立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是后来广义的教育,也就是面向全民的社会教化的宗旨。

②其次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学记》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为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这是后来狭义的教育,也就是开展学校教育和选士的指导思想。

《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虽然也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学记》对教育的这种看法,成为以后历代学者看待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①学制与学年

《学记》以追求古代理想社会制度的方式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影响很大。

②视学与考试 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意思是说,学生到了规定的年龄入大学,国家每隔一年考查他的学业及品行:第一年考查其明析经义的能力和学习的志趣;第三年考查其是否专心学习,对周围的人是否和睦相处;第五年考查其学识是否广博,同老师是否亲密无间;第七年考查其研究学业的本领和识别朋 31 友的能力。达到这一标准就称为“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经触类旁通,立场也已经坚定不移。达到这一标准就称“大成”。

这个教学进程设想,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逐步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3、教育原则与教学方法 《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①教学相长。《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概括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施教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这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②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君主对自己的教师也不能按一般臣下对待,即“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以示尊师之礼。另一方面,《学记》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反复强调“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等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③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移的目的。这一经验也是十分可贵的。

④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否则,待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去纠正,则“扞格而不胜”,即遭遇抵触而难有成效;“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杂施而不孙”,学生将苦不堪言;“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观摩一定要是正面示范,否则,效果恰得其反。从正反两面的对照分析,大大了加强论证的力度。

⑤启发诱导。《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明了。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要督促勉励,又不强制压抑;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⑥长善救失。《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或贪多务得,或片面狭窄;或把学习看得很容易而浮皮潦草,或把学习看得很难而止步不前。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措施。清代学者王夫之认为,如果 32 教法得当,这些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多则知识渊博,寡则精深专一,易则充满信心,止则认真对待。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4、教师与学生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

②关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专题六:评析传统蒙学,品鉴传统文化

一、蒙学释义

《辞海》是这样对它进行解释的:“蒙学又称蒙馆,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把蒙学仅仅定义为学校,有失偏颇。蒙学是一个有特定教育对象的教育体系,是对儿童所进行的启发教育,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蒙学顾名思义即“启蒙之学”,通常也称之为“小学”。

二、蒙学的主要承担者

传统蒙学的主要承担者就是具有私学性质的“学塾”。包括三大类型:家塾、私塾、义塾。

家塾:官宦或富豪人家为教育自家或亲属子弟,设立学塾,选请老师来家讲授。一些寒门小户,往往几家合作,选请先生前来办学课子。在旧时,前者被称为“专馆”,后者则被成为“散馆”。

私塾: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学童就读。义塾:由显官富商或地方政府倡议兴办,以施惠于一方,更多地表现为某个宗族以族产资助族中无力读书的俊秀子弟,或服务于族中所有适龄学童。

三、传统学塾中的塾师

塾师:在私塾中供职的教育者的通称,一般为层次较低的知识分子,未入仕的底层读书人。因为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类型的有别,塾师的名称也多种多样。

(一)职业魅力

有利于实现中举入仕的人生追求(时间与内容上的保障)

有利于实现读书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得天下英才在教育之,三乐也)

有利于获得尊师传统带来的心理满足(在中华帝国,教学被认为是绅士荣耀的职业)

(二)职业活动:教学与管理

(三)教学内容

四、蒙养教材的发展、类型和应用

第五篇:《认识时钟》说课稿

《认识时钟》说课稿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时钟》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时钟》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认识时钟》是幼儿园小班数学课程。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必须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是无直观形象较为抽象的概念,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如:8:00入园,4:30离园……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认识时钟,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能叫出名称。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和操作能力,并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我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钟,让幼儿在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在活动中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助环境条件(实物投影仪)集图象、色彩一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则,对能力差的幼儿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7:00时,提醒幼儿分针在12上,时针在7上。

四.说教学准备

小兔木偶,动物钟若干只(小老鼠、小猪、小猴、小牛、小狗等),图片若干张,红、黄、绿钟各两只,幼儿人手一只钟,实物中一只。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一只木偶小兔,以小兔离开家的时间点引出活动内容,然后出示实物钟,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二)基本部分

在活动中我避免了“一言谈”和“自问自答”的形式,注重幼儿主动的观察,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主动求知。

1.让幼儿观察钟面,指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小朋友,看,钟面上有什么呀?”“这钟面上都有那些数字?”“这些数字都是怎么排列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等,来引导幼儿初步的认识时钟。

2.认识整点、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在本环节中,我先出示了红、黄、绿三只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朋友们,谁能看出这三只小时钟上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让幼儿观察,比较,最后得出分针指向12,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紧接着又出示了几只动物钟,让幼儿说说几点钟,使幼儿所学知识能马上得以巩固,而且通过实物投影放动物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幼儿的细心主动观察,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由于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以我在最后不进行操作演示,让幼儿想一想,2点到3点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3.看图拨时间

请幼儿看几张图片,并以小兔的口吻提出:“小兔子要来考考小朋友,看谁把刚才的知识学会了。”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然后运用图片上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于理解,并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最后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几点睡觉的,让活动渗入到常规习惯的培养,使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三)结束部分:

此次活动是以游戏:“小羊,小羊几点钟?”结尾的。幼儿可以通过这个游戏来加深对时钟的认识。游戏规则是由老师扮演老狼,小朋友扮演小羊,老师摆出时间问小朋友:“小羊小羊几点钟?”小朋友要马上回答出来,当老师问到6点钟的时候,小羊得马上跑回家,否则将被老狼吃掉。

本次活动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六.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可向幼儿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幼儿的知识。

2.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5点钟到了……

3.教室内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7:00起床、7:30进餐等,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认识时钟》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以时间为主题设计的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

一、教材分析:

大班幼儿思维特征已经从具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转化,而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必须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是无直观形象较为抽象的概念,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如:7:00起床,8:00入园、11:00吃饭,12:30午睡,2:30起床,4:00离园……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幼儿情况分析:在时间概念中,小班幼儿对一年四季有了较初浅的感知,对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间概念也有了清晰的感知;中班幼儿则对昨天、今天、明天掌握较好,而大班幼儿则对时间更加敏感,对于大人手上的手表更加感兴趣,总是会提出怎么滴答滴答的响,为什么这个细细的针会动呢等等。而现今每家每户都配有时钟,幼儿则更加向往了解时钟和时间的关系并希望能读懂时钟。而大班幼儿对时间的了解掌握也可为入小学幼小衔接做好准备。因此我以时间为主题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

二、说目标

目标是教学活动起点和归宿,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结合科学领域中数学教学活动目标特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并从情感、认知、能力三方面入手分别制订为:

1.知识目标:认识时钟,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能叫出名称。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记录、交流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情感目标:感知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初步掌握整点、半点记录的方法。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大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大班幼儿理解水平方面,对时钟的半点整点运转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分针和时针之间的运转规律是非常重要。而记录时间则又为幼儿提升了一个高度和难度。

四、说教学准备

准备分为前期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学准备

一)前期知识经验准备:

1、首先教师设计一份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发给每位家长,在这张表中有如下内容:幼儿起床时间、早点时间、入园时间、中餐时间、午睡时间、午睡起床时间、晚餐时间、晚上入睡时间。并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进行相应的一日活动。

2、指导家长作好幼小衔接工作,初步的带领幼儿感知时钟的整点和半点。

3、班级主题墙饰中布置有各种各样的钟已经进行展示(可用蛋糕盒制作)

二)物质准备:

1、PPT幻灯片“我的一天”从小明起床到晚上入睡的作息活动情况,在每张幻灯片上都画有相应的时钟和记录的时间(如7:00用数字7、冒号两点和00数字来表示和记录)

2、我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操作钟,让幼儿在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教师自己使用的示范钟表。

3、操作记录表一:这份操作记录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突现(如在半张A4纸上画有时钟已经显示好的时间,又有小明起床或者进餐、午睡的图画)请小朋友记录时用文字表示,在这张图的右下角有—:—的图示,意思是让幼儿记录数字即可。

4、操作记录表二:这份记录表上有图片,只有记录时间—:—的图示但没有时钟做衬托,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记录自己午睡的时间等

五、说教学流程

设疑激趣,引入主题——观察操作,分享交流——合作探索,记录验证——迁移经验,生活引用

六、说教学环节

一)、设疑激趣,引入主题(提问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播放幻灯片1,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钟、记录的数字)小明在什么时候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活动内容,然后出示实物钟,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二)观察操作,分享交流

环节分析: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在活动中我避免了“一言谈”和“自问自答”的形式,注重幼儿主动的观察,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主动求知和自我实践操作。主要运用直观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游戏法。

1.让幼儿观察钟面,指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小朋友,看,钟面上有什么呀?”“这钟面上都有那些数字?”“这些数字都是怎么排列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等,来引导幼儿初步的认识时钟。

2.认识整点、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在本环节中,我先出示了红、黄、绿三只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朋友们,谁能看出这三只小时钟上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让幼儿观察,比较,最后得出分针指向12,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纠正幼儿用宁波方言说的几点,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如:7时半;八时等)紧接着又出示了几只动物钟,让幼儿说说几点钟,使幼儿所学知识能马上得以巩固。接着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幼儿的细心主动观察,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由于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以我在最后不进行操作演示,让幼儿想一想,2点到3点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突破重点。

环节分析: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助环境条件(实物投影仪)集图象、色彩一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则,对能力差的幼儿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7:00时,提醒幼儿分针在12上,时针在7上。

3.看图拨时间

考考小朋友,看谁把刚才的知识学会了。”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然后运用图片上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于理解,并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最后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几点睡觉的,让活动渗入到常规习惯的培养,使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三)、合作探索,记录验证

环节分析:这个环节主要是突破难点解决目标2记录的方法,在上一环节的铺垫下,幼儿已经对时钟的分针和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理解的比较透彻,在此基础上深化幼儿对时间的概念性的记录从而突破难点。我园一直以来以数学活动为特色幼儿在对数学的掌握较好,但记录时钟上的整点和半点还是第一次,所以对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本次环节中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要运用合作法、实践操作法。

1、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了三种操作卡片一种是上一环节中能力较弱的幼儿还未掌握的运用图文并茂的操作卡片进行操作;一种是有图没有时钟标志,但却有记录标志的;一种是有图片指示既无时钟指向又没有记录时间标志的操作卡片。

2、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孩子自由选择操作卡片

3、操作前出示操作卡片请幼儿说说记录的正确方法,在操作时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在一天当中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分别在什么时候。(教师详细介绍记录的方法:时间的记录用数字表示:如7时半,用数字7、冒号和30表示,而7时则用数字7、冒号和00表示)

4、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交流互相感知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方法。

5、将记录的结果以自由讲解的方式在集体内互相交流。

四)、迁移经验,生活引用

1、小朋友知道时间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除了以上的这些生活中最常用的时间,你还会在哪些时间做什么事情呢?比如游戏、玩玩具、做客。

2、你还将用宝贵的时间做哪些事情。时间很宝贵,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了,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希望小朋友们像小明一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一名能干的孩子。

七、说本次活动亮点

1、数学活动生活化、数学活动游戏化。幼儿的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大班幼儿的数学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建构过程。数学活动的建构,其活动设计必须贴近生活,才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坚持师幼互动原则。整个活动创造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教师在活动中一直以引导者、支持者、鼓励者的角色身份进行数学教学活动。

3、,注重个体差异性,通过幼儿自我操作实践建构知识经验。通过不同的操作卡,让每位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认识时钟》说课稿3

区角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低结构的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意志为导向自主活动,在摆弄与操作、探索与发现、交流与询问等过程中实现和生成的活动。为了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精神,我在班中设计了爱心医院、益智区、科学区等区域。下面我将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玩法、活动反思这四方面对益智区中《认识钟表》进行说课。

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了时间这一概念。同时大班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对钟表很感兴趣,也会好奇地问:“几点了?”也会动手拨一拨钟表上的针。因此我在区角中的益智区投放了学具钟表。希望能提供给幼儿充足的操作材料,让他们动动、做做,再加以引导,一步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钟表的特征。活动目标: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

《认识时钟》说课稿4

一、分析教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笼统的因此,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如: 8 00 入园, 3 30 离园 … 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和接受。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为:

1 .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 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识别整点、半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协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钟,让幼儿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之间的运转关系。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协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活动中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助环境条件(实物投影仪)集图象、色彩一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则,对能力差的幼儿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 7 00 时,提醒幼儿分针在 12 上,时针在 7 上。

四.教学准备

小兔木偶,动物钟若干只(小老鼠、小猪、小猴、小牛、小狗等)图片若干张,红、黄、绿钟各两只,幼儿人手一只钟,实物中一只。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局部

(二)活动开始

我出示了一只木偶小兔,以小兔开了家钟表点引出活动内容,然后出示食物钟,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时间,人们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三)基本局部

活动中我防止了一言谈 ” 和 “ 自问自答 ” 注重幼儿主动的观察,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主动求知。

1 .让幼儿观察钟面,指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 “ 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 12 个数字是怎么排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

2 .认识整点、半点,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本环节中,先出示了红、黄、绿三只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发现这三只钟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比拟,最后得出分针指向 12 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 12 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紧接着又出示了几只动物钟,让幼儿说说几点钟,使幼儿所学知识马上得以巩固,而且通过实物投影放动物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幼儿的细心主动观察,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由于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以我最后不进行操作演示,让幼儿想一想, 2 点到 3 点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3 .看图拨时间

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请幼儿看几张照片,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运用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于理解,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几点睡觉的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使活动渗入了惯例习惯的培养。

每组中评出一个聪明娃娃,再到户外跳舞祝贺他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六.活动延伸

1 .教师或家长可向幼儿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幼儿的知识。

2 .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 5 点种到下班了 。

3 .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起床、进餐等,协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认识时钟》说课稿5

一、分析教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抽象的,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如:8:00入园,3:30离园……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和接受。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为:

1.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 、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我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钟,让幼儿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

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在活动中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助环境条件(实物投影仪)集图象、色彩一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则,对能力差的幼儿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7:00时,提醒幼儿分针在12上,时针在7上。

四.教学准备

小兔木偶,动物钟若干只(小老鼠、小猪、小猴、小牛、小狗等),图片若干张,红、黄、绿钟各两只,幼儿人手一只钟,实物中一只。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二)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一只木偶小兔,以小兔开了家钟表点引出活动内容,然后出示食物钟,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三)基本部分

在活动中我避免了“一言谈”和“自问自答”,注重幼儿主动的观察,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主动求知。

1.让幼儿观察钟面,指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

2.认识整点、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在本环节中,我先出示了红、黄、绿三只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发现这三只钟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比较,最后得出分针指向12,从而

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紧接着又出示了几只动物钟,让幼儿说说几点钟,使幼儿所学知识马上得以巩固,而且通过实物投影放动物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幼儿的细心主动观察,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由于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以我在最后不进行操作演示,让幼儿想一想,2点到3点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3.看图拨时间

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请幼儿看几张照片,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运用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于理解,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几点睡觉的,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使活动渗入了常规习惯的培养。

(四)结束部分:评聪明娃娃

在每组中评出一个聪明娃娃,再到户外跳舞祝贺他们,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六.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可向幼儿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幼儿的知识。

2.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教师有意识

的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5点种到了,下班了……

3.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起床、进餐等,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认识时钟》说课稿6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抽象的,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如:7:30入园,4:30离园……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和接受。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为:

1.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 、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二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我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钟,让幼儿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在活动中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助环境条件(实物投影仪)集图象、色彩一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则,对能力差的幼儿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7:00时,提醒幼儿分针在12上,时针在7上。

四.说教学准备

小兔木偶,动物钟若干只(小老鼠、小猪、小猴、小牛、小狗等),图片若干张,红、黄、绿钟各两只,幼儿人手一只钟,实物中一只。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二)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一只木偶小兔,以小兔开了家钟表点引出活动内容,然后出示食物钟,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三)基本部分

在活动中我避免了“一言谈”和“自问自答”,注重幼儿主动的观察,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主动求知。

1.让幼儿观察钟面,指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

2.认识整点、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在本环节中,我先出示了红、黄、绿三只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发现这三只钟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比较,最后得出分针指向12,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紧接着又出示了几只动物钟,让幼儿说说几点钟,使幼儿所学知识马上得以巩固,而且通过实物投影放动物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幼儿的细心主动观察,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由于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以我在最后不进行操作演示,让幼儿想一想,2点到3点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3.看图拨时间

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请幼儿看几张照片,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运用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于理解,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几点睡觉的,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使活动渗入了常规习惯的培养。

(四)结束部分:评聪明娃娃

在每组中评出一个聪明娃娃,再到户外跳舞祝贺他们,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六.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可向幼儿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幼儿的知识。

2.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5点种到了,下班了……

3.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起床、进餐等,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认识时钟》说课稿7

一、设计意图

现阶段我们正在进行《我们的城市》这个主题,我们在区角中投放了“时钟闯关”,以及“钟表店”,幼儿对于钟表的兴趣较浓。但是对于如何正确认识时钟以及如何看时间产生了疑问。周宇衡幼儿问“为什么这些钟上有这么多针?”宋志强幼儿问“老师,时间该怎么看啊,好多数字?”他们的提问,使得其他幼儿把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提了出来,大家讨论得很热烈。考虑到时钟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对幼儿的发展有一定价值,于是我预设了今天这个活动:认识时钟。

二、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两个目标:1、认识时钟,区分时针、分针,掌握整点、半点。2、在说说,看看,做做中,体验时钟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三、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的准备

物质材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活动材料要有利于引导、支持幼儿的探索活动。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借助材料参与到教学中来,我准备了一些记录表,自制钟,以及一个大时钟。

(2)前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具备一定的前期经验是保证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因此,在活动前,我请幼儿和家长配合,收集了不少的钟,并请幼儿关注平日生活作息时间。

四、活动过程

(一)第一环节:交流钟的日常用途,创设情境,引发幼儿认识钟的兴趣。

这个环节中,让幼儿讲讲钟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目的在于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了解钟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提起幼儿对钟的关注。从活动现场看,幼儿反映的内容很丰富。让幼儿观察自己收集来的钟,既是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又更好激发了幼儿对钟的兴趣。

(二)第二环节:观察活动,认识钟的表面特征。

在这个环节中,让幼儿认识钟的表面特征,区分时针和分针。上一环节的末尾,请幼儿观察了手中的钟,让幼儿自己发现钟的表面特征,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大时钟,让幼儿更清晰地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外形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区分时针和分针,为达成目标1服务。

(三)第三环节:认识整点、半点。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幼儿除了在学会区分时针和分针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要学会看时间。而整点和半点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在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观察,尝试念出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发现整点和半点指针的特点,并鼓励幼儿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和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对于幼儿在观察中的错误,我尝试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充分利用大钟,调动指针,鼓励幼儿在多次观察各个整点和半点后,教师再准确概括,让幼儿能够掌握这一难点。

(四)第四环节:说说、画画“我的一天”

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到幼儿的生活。因此,在这个环节中,让幼儿亲身体验时钟给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这是对幼儿原有的经验、本次课堂学习的内容的复习和巩固。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进来,使得活动本身更加有意义。且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逐渐增强,所以,让幼儿合作完成。让幼儿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需要,学会选择,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