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没有争鸣哪来共鸣(人民论坛)(共五则)

没有争鸣哪来共鸣(人民论坛)(共五则)



第一篇:没有争鸣哪来共鸣(人民论坛)

没有争鸣哪来共鸣(人民论坛)

某地的城市治理条例从立法到施行,耗时3年。在诸多座谈会和论证会上,专家学者争议都很激烈。仅“城市治理”这个提法,就有截然相反意见,辩论了好长时间。最终从“为了城市把人管住”转向了“为了人管好城市”,由公众共同参与取代了政府单方管理,凝聚了共识。该地立法机构人士感叹:今日好评就源于昨日争鸣,没有争鸣哪来共鸣!

争鸣如同燧石,让各种看法和观点公开论辩,反使真理变得更加夺目。人类认知难免有局限性,无论是立法还是决策,一下子就拿出成熟方案几乎是奢望。事先多些争鸣,就多了些参考系数和认知视角,汲取其合理成分,就会更接近规律和真理。付诸实践,方能稳操胜券。争鸣越透彻,和谐共鸣度则越高。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法规或政策由纸上走进生活就会“事半而功倍”。

“深水区”改革的时代,“摸着石头过河”难度大了。重点环节的各种改革,无不“牵一发而动全身”。每项改革也都如同下棋,一步不慎,步步被动,“悔棋”代价往往更大。从争鸣中“摸规律”,用共鸣增合力,已成提升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的基本要求。

由争鸣到共鸣需要时间,决策也会“慢”下来。这种“慢”不是慢慢吞吞,而是调查研究、咨询论证、公开讨论,以求谋定而后动。无论是改革还是公共决策,想所有人同等同时获益很难,只有少数人获益又令人无法接受,只有绝大多数人获益才行。这就得在争鸣中协调各方利益,求大同、存小异。共鸣度高,落地就快,“慢”换来了高效率。手起刀落式决策看上去快,却因共鸣度差很难实施,也谈不上效率和效益。

批判精神是争鸣的核心内涵,这不是简单否定或故意站在对立面“标新立异”,而是又一种判断和思路,是对现存方案可行性的适度存疑。排除一个“不可行”,可行性就增大一分,共鸣度也就提升一分。有些反对意见未必正确,甚至显得偏激,这也没什么关系。争鸣中谬误和偏激终究会被克服,新规或新决策则会在纠偏中得到完善。

在许多时候,顶层设计也好,基层探索也好,如果出台之前缺乏争鸣,未必表明其已很完美,倒可能预示其“先天不足”。从某地征收房产加名税8天就被叫停,到某地犬类禁养令9天就被废止,诸多“短命政令”早已为此作了注释。会前酝酿或征求意见成了“定调”,座谈或论证成了“顺着领导意思表态”,缺乏从争鸣到共鸣的过程,政令也只能剩下“初衷是好的”。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生命”又怎能经得起翻烧饼式折腾?各级干部不妨以此自警,走出“只干不说、干了再说”思维误区,习惯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把敢闯敢干建立在共鸣基础上。如今,民生民主也已更紧密连在一起,涉及民生多涉及民主,群众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表达与合理吸纳,就谈不上改善民生。以争鸣求共鸣,也是用民主办法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群众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同步提升。上下同欲者胜。由充分争鸣到上下共鸣,必能奏出美妙而又和谐的时代乐章。

第二篇:没有“假如”哪来真知

没有“假如”哪来真知

刘根生

历史上有“杞人忧天”的故事,用以形容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担心。但从科学角度看,它不仅不是庸人自扰,而且还提出了古代天文学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天为何掉不下来?几百年来,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万有引力定律,终于弄清了这个“假如”。由是观之,没有“假如”,何来真知?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说杞人忧天是傻问题,其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这样做中止了探索和发现。当初,“骨诱导功能”欲把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变成有生命的组织,被称为“怪异想法”,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没有动摇,潜心探索18年终于修成正果,用新型陶瓷仿制骨头植入人体受损部位,诱导断骨自动生长愈合,被誉为“划时代的医学材料发现”。事实上,“假如”在没有成真知前,差不多都是“怪异想法”。但“怪异”不等于谬误,许多时候“怪异”恰恰是“见人所未见”。

“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正成为今天不少人的生存状态。忙、急、快、躁的生活节奏,令“异想”“假如”的空气日渐稀薄。“很勤奋,但缺少想法;会考试,但不会提问”,成为不少学生的写照。科研领域有过之而无不及,项目申请也好,立项评审也好,都对“马上成功”更感兴趣。

今人不愿“杞人忧天”,无非是被眼前利益所困。在科研领 域中,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已是个通病。“假如”有着诸多不确定性,势必有损成功率,加之越是“划时代成果”,越需要长时间沉淀和考验,而当前科技项目周期短,要追赶时间进程,“杞人忧天”只能让位于效率优先。于是,不少研究成果沦为功利主义的衍生品,原始创新越加受阻于科研低端化和山寨化趋势。

科学研究是探索和创造,失败具有天然合理性,如果怕失败,研究只会原地踏步。当务之急,是从忙、急、快、躁中解脱出来,不被眼前功利所困。当然,“假如”不是主观臆想,而是从实际出发,在归纳和抽象基础上,大胆突破已知束缚,提出有待验证的问题,然后深入实践中寻求答案,打开另一个新天地。宽容和激励“假如”,应把握好这个基本点,以免伪科学和妄想干扰了真科学探索。

从“假如”到真知,离不开反复实证,就得多些“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求索精神。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都离不开实证,没有实证,就没有科学,“假如”也就毫无意义。法拉第提出“磁能转化为电能”的假设之后,10年间做了无数次实验,才发现和证实了电磁感应背后的规律。有些人或是因为惧怕求证过程耗时费力,或是抵制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而放弃学术操守,篡改和修饰数据以证明伪假设,这不仅会大大伤害学术声誉,也为社会埋下了巨大隐患。正因为这样,越要激励“假如”,就越需要严惩造假。老子有言:“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处理好“有之之利”和“无之之用”的关系,激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严谨精神,人才的苗子才能在肥沃土壤顺利成长为科学巨匠,我们这个科技大国也才能真正崛起为科学强国。

第三篇:没有好环境,哪来新农村

没有好环境,哪来新农村

——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印象中的农村应该是天蓝、日丽、山青、水碧的世外桃源,但遗憾的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农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村口堆满垃圾,随处可见被丢弃、堆积的农药瓶、白色地膜、牲畜粪便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优美似乎只能留在文学作品中和人们无限的回忆里了。为什么昔日农村的青山绿水变成了今日的垃圾成山、恶臭遍水?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一是农村环境治理资金匮乏。没有建立稳定的农村环保资金来源渠道,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专项资金短缺导致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乏。二是环境监管、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标准不健全。我国长期将环保工作的重点放在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上,农村环境保护缺乏科学规划,特别是在乡镇一级没有建立起综合决策机制,以及预防和解决环境污染的环保机构。另外,立法的不足再加上相关标准的不健全,就导致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法无定规,无法从制度层面对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举措进行保障。三是农民本身的环保意识差。将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焚烧、不加收集乱扔乱抛的现象,在许多农村地区屡见不鲜。四是乡镇工业企业向农村转移。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工业企业有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之势,一些企业违规排污的行为给农村的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农村环境污染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威胁着农村人口的健康,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没有好环境就没有新农村,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还农村一片净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已迫在眉睫。

切实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保障资金来源是基础。国家在全国推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以来,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众多村庄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央财政“以奖促治”资金是补助性资金,重在引导、推动,因此,要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专项资金的后续来源。

切实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是保障。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必须进入有法可依、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关键是要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在乡镇一级建立起综合决策机制,以及预防和解决环境污染的环保机构,从而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供制度方面的支持。

切实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是关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是农村环境保护的根本和关键。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使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能营造一个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使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各项政策法规更加顺利地得以实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同样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更非朝夕之功,需下大气力。由于全国各地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对策,切实把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摆上议事日程,以真正建设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篇:人民论坛(模版)

“提问”汇聚时代的声音

晚年的爱因斯坦总结数十年科学生涯的经验后,感叹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如此,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样意义重大。

今年以来,从年初的《提问202_》,到年中的《提问G20》,再到刚刚出版的《提问“十二五”》,在与这三本图书同名的电视栏目中,央视财经频道、浙报集团和红旗出版社以提问的姿态、从百姓的立场出发,不断探寻解读着我们时代的新问题、真问题,引发了千万网民参与热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些问题,既有农民兄弟对农业发展、农村改革与农民增收的朴实询问,也有城镇居民对上学难、房价高、物价贵的现实忧虑;既有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透视,也有对未来5年“包容性增长”的热切向往,不仅展示了“反映民情、传达民意、汇聚民智、献策民生”的提问力量,也有效地推动着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政府和媒体的回答解答了百姓的疑问,而是百姓的提问帮助政府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马克思曾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善于提出并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把社会推向前进。三本图书的同名电视栏目之所以好评如潮,就在于它善于捕捉时代热点、倾听百姓心声,并独具匠心地搭建了一个普通百姓、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等多方互动沟通的桥梁。在这种交流碰撞中,点燃了思想的火花,促进了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在我国社会转型、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能否居安思危、见微知著,及时发现突出性问题、特别是那些尚处于萌芽或潜在状态的问题,将直接决定着我们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创造性,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在这个意义上,善于发挥“提问”的力量,不仅是普通百姓的权利,也是各级政府的义务;不仅是一种意识,同时也是一种能力。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是发现不了问题的;对群众麻木不仁、高高在上,是发现不了问题的;对时代变化感觉迟钝、判断乏力,是发现不了问题的。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能否找到问题的根源要害,善于发挥“提问”的力量,直接检验着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检验着一级组织的群众路线和执政水平。

“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这样描述“提问”的意义。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发现问题,我们的提问才能更加有力,国家的发展也才会更加给力。

领导干部要有“五平”之心

成为领导干部,就站在了聚光灯下。组织有要求,群众有期待,社会有评说,舆论有监督。同时,位置变了、权力变了、眼界变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保持一颗“五平”之心至关重要。

为人处世讲平等。有的人“官升脾气长”,自以为高人一等,觉得什么事都比别人高明,结果连邻里乡亲、昔日同僚也认不出,或能赢得敬畏式的尊重,却得不到发自内心的敬佩。作为领导干部,不论权有多大级别多高,都来自百姓,终其一生,最后还是要回归百姓。不耻下问、当小学生,方能汲取智慧,博采众长。处事公道、秉公用权,才有去后的政声民意。

谋事干事重平实。为官岂可无政绩?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浑浑噩噩守摊子,疲疲沓沓过日子,必会贻误发展、损害事业。然而,急功近利易坏大事,“虚头巴脑”干不了事,好大喜功干不成事。惟以平实的态度去谋事干事,既志存高远,又不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事情才能一桩一件干出来,业绩才能一点一滴聚起来。“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

发展进步需平稳。干部追求自身更大的发展无可厚非,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事物发展都遵循客观规律,讲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个人的成长进步也是这样。我们应当防止自我设计理想化,将人生目标定得过高,或者“这山望见那山高”,频频调高目标,结果就会因无法达到而垂头丧气、心灰意冷,以致一蹶不振、一事无成。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审视自己,懂得知足知止,尤为必要和可贵。

名利得失要平衡。有的干部总认为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常和有钱人比享受,和高收入者比报酬,和企业家比财富,越比心里越不平衡。内心一失衡,就容易失态。这样的人,即使一时得到满足,也会欲望膨胀、贪心不足;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往往会心生邪念,通过非正当手段谋权谋名谋利。人生在世,得失既要看重,相信“有耕耘才有收获”;更要看淡,懂得“快乐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此内心平衡,一心干事,终必有所得,乃至大得。

精神境界求平和。人的一生道路曲折而漫长,有顺境亦有逆境,有通达亦有困顿。面对人生的兴衰际遇,领导干部的阅历、眼界与胸襟,决定了其心态更应平和。高飞之鸟易死于食,深潭之鱼易死于饵。权力欲、金钱欲太强的人,很容易成为权力与金钱的奴隶,最终会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居功不傲、得意不狂、受挫不悲、浮财不图,才能在喧闹复杂中凝神静气,不为纷繁万象所扰。对于不少领导干部来说,这一颗平和心最不易得,得之必臻人生高境。

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五平”之心,是新形势下当好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有此“五平”之心,干部队伍就会少些官气、暮气、俗气、乌烟瘴气乃至歪风邪气,多些干事业的心气、和气、大气与浩然正气。

“转念一想”见境界

“当一心一意干工作、诚心诚意做好事,却不被人所理解,甚至受到讥讽、嘲笑时,我也会生气、难过,甚至有过动摇。但转念一想,当年雷锋做好事,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实际上,只要你做的事对社会有益,最终一定会赢得理解、赢得支持!”郭明义的“转念一想”令人深思。

转念一想,于做人和做事大有裨益。有时是转变,打破禁锢,茅塞顿开,拨开乌云见天日;有时是转移,旱路不通走水路,巧妙回旋,“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是转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辟新局。

转念一想,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理性。“转念”之中有思辨,事物多样性,利益多元化,常转念想上一想,思维有了新角度,认识有了新方面,不钻牛角尖,也不入俗流,更能激发智慧力量。毛泽东同志说过,“遇事要想一想”。改革发展问题纷繁复杂,充满挑战,“转念”之间,多想想问题,多找找规律,才会洞察实情,科学决策。

“转念”之中更见境界。有人念头常转,思想常新,光彩照人;有人常转念头,却常留遗憾和悔恨。“心底无私天地宽”,念头正,思想纯,才会方向对,转得好。小平同志三落三起,最后一次复出时说:“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历经磨难,转念想的还是为党和人民做好工作。

对领导干部来说,“转念一想”,首先得弄清“转”的方向是什么,“想”的目的是什么?一心为公,锐意改革,只会越转越清醒,越想越坚定。即便一时险阻重重,也会毅然决然,“虽千万人吾往矣”。心怀私利,畏首畏尾,只会越转越迷糊,越想越糊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就会有很多“不划算”、不平衡、不满意。念则欲壑难填,转则千回百转,“多思转多私”,要么犹豫不决,贻误发展机遇;要么走向腐化堕落,升官无望就捞钱,“政治”损失“经济”补,满足私欲,污染身心。

郑培民有句名言:“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当今社会,万象芜杂,各种由头纷至沓来,有的开门见山,有的粉墨登场,有的迂回曲折。比如,创建政绩的由头能包藏急功近利,增进友谊的由头能掺和权钱交易,繁荣文化的由头能糅进低俗。

由头丛生,招牌四起,须想一想它的来龙去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探究一番,弄清利害,明辨是非,不离正道。人的一生波澜起伏,扬帆起航遇着顶头风,铆劲攀升遭遇“天花板”,好心好意遭冷嘲热讽„„都是触发念头的由头,不判别方向、理清思路,就难以焕发精神,奋力前行。

转念一想,豁然开朗。转念一想,莫失方向。怎么想,念什么,转向何方,路归何处,确实应该好好想一想。这是思维方法,也是实践课题。因为,想明白了才会干得更扎实,弄清楚了才 会做得更精彩。

成功无学 幸福有道

如今,走进书店,或者来到书市,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成功学”图书。看看那些“成功学”的封面,就知道作者对“成功”的理解,无非是赚钱、高升、豪宅、名车、年收入百万之类。

其实,岂止是图书市场,在影视、传媒、教育培训等不少领域,“成功”都成了被热炒的主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向上发展、追求幸福的愿望,另一方面,在“不是权就是钱”、“成名要趁早”等喧哗与骚动中,又透出了某种“成功焦虑症”的症状。

渴望成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成功简化为财富的多寡、职位的高低,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速成方法、终南捷径,本身就已经偏离成功的轨道。那些大肆兜售的“成功学”能够大行其道,正是利用并强化了这种心理。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万千条。向庸俗“成功学”说不,并不是不鼓励成功,而是让人多一份清醒,多一点沉思,探寻真正的成功规律。

古往今来,俊采星驰,尽管人们成功的途径各异,方式不同,但差异性中又隐藏着共性的东西。

成功在于坚持。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是说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近平3个小时,坚持10年。你能坚持吗?坚持住了,你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成功源于小事。成功者比别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小事上一贯做得比别人好,坚持干小事,垒土成高台,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利长远、增后劲。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现在一些人抱怨饭碗难找,事业难成;感叹工作难做,发展受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踏实做事。结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只能是离成功越来越远。

成功贵在有静心。看到别人成功,或急不可耐,或心烦意乱,或疲于奔命,或孤注一掷,如此种种,皆谓之“浮躁”。浮躁心态,是成功的大敌。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大学》中也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欲望与诱惑面前沉着淡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矢志不渝,才能不断迈向新的成功。

成功胜在能吃苦。“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钢铁不淬火就难以成真钢,红梅不傲立风雪就难以成品性,人不勇于吃苦就难以成良才。巴尔扎克说,吃苦是最好的老师,吃苦是最好的大学。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取的。伟大的人格无法在平庸中养成,卓越的成就无法在舒适中取得。只有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吃苦的过程,就是吃补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内心丰盈的过程、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成功无学,幸福有道。成功不在于一朝一夕,一时一事,也不靠临摹他人、投机取巧,而在 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慢工,经久成大业,用汗水和艰辛,在坚实的大地上开掘出不竭的幸福源泉。

两个水暖工

整个单元,从下到上,暖气都不热。如果一个小区都不热,那是热力公司的问题;如果一栋楼不热,那是这栋楼总阀的问题。现在是我家这个单元不热,那就是这个单元阀门的问题。而这个不热单元的排气阀在七楼,在七楼住户的厨房位置的顶棚上。这个厨房就是我家的厨房。整个一个单元供热的症结在我家的厨房里,这样我就得允许水暖工进入我的家,进入我的厨房。

小区的那位水暖工我是认识的。我认识并不是我记得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这些我都不知道。但是我认识他,因为去年我跟他发生过冲突。他给我极恶劣的印象。

去年的冬天,供热没出现什么问题。暖气很热。别人家都没什么事,只有我家有事——位于我家厨房顶棚上的排气阀漏水。开始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我用一只塑料盆接着。水滴落的声音很好听,加上冬天室内干燥,我就允许它们这样缓慢地滴答。这种声音不影响我的生活,甚至对我的生活有益。几天后,滴水声已经很密集了,分不出个体。这种滴法,一会盆就满了。这样我就不能离开了,我要不停地倒水,不停地换盆。我被这些急促的水滴牢牢地控制住了。它们成了主人,我成了奴仆。这就改变了我的生活,这就破坏了我的生活。这就没有诗意了。我打电话给小区物业,小区物业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说让我找水暖工。这个水暖工是小区物业的水暖工,他的工资是住户提供的。为住户修理水暖设施是他的工作。他应该随叫随到。想不到我叫他他却不来,他说正在忙什么,又说换个排气阀就好了。他让我自己买个排气阀,然后自己换上。听了他的话我十分吃惊。第一,换排气阀得停水,而且是很技术的活,别说我,就是一个男人也不会换。第二,暖气设备是公共设施,坏了不能由

个人承担。不然住户每年交的物业费是干什么的?我在电话里愤怒地质问他。这是个无赖的主,看你不好欺负,他就老实了。他乖乖地来了。在换的过程中,出现很大规模的漏水,他没关水阀。总之他把活干得一塌糊涂。他很担心我责备他,向他索赔。水已经淹到了一块地板。我不愿意同他计较了。知道自己错就行了。看到他惶恐的样子我就原谅了他,我是个心软的人。因此,在他总算收拾完,离开我家的时候,他是对我又害怕又感谢。但是,我也不愿再见这个人了。一开始的恶劣太过了,超出了我能原谅的范围。

排气阀偏偏在我家,在我家我就得接受修理,允许水暖工进屋。对水暖工的恶劣印象,经过了一年也没有消失。他们来了。徒工还是去年的那个。我跟他很熟,他的爱人在我家做过一段保姆。师傅却不是原来的那个了。我憎恶的那个水暖工没来。新水暖工不认识,是个年轻人,比那徒弟还要年轻。徒弟扛着铝合金梯子,师傅拎着个工具包。我问原来的师傅呢,徒弟说,他出车祸住院了。我就想,我诅咒过他没有?我想是没有。这个车祸的惩罚也太过了。

这个排气阀的问题看来很严重,那师傅站在梯子上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外面的太阳都落山 了,屋子里的光线暗下来。我打开灯,希望灯光能给他的工作提供帮助。我站在厨房门口,跟他说话。那徒弟不爱说话,师傅爱说。厨房和餐厅的灯我都打开了,但我的灯坏掉了大部分,只有一两个灯泡在坚持亮着。师傅就对徒弟说,你回去拿几个灯泡来。这样徒弟就去拿灯泡了。

灯泡拿回来,水暖工开始给我安灯泡。他先安厨房,又安餐厅,最后把客厅的也安上了。一从梯子上下来,他就打开了所有开关。所有的灯都一起亮了。我站在那么多灯的照耀下,原来我的家里是可以这样明亮的啊!

在明亮的灯光下,水暖工开始把散落一地的工具往工具包里装;徒弟把那梯子折叠起来。他们这是要走了。我说喝杯水吧。他们就每人喝了一口。我又找来两包烟。徒弟不抽烟,师傅不好意思收。我就把烟塞到他胸前的衣袋里。

他们下楼去了。我关上门,回身就撞上满屋子的耀眼灯光。

“平时争”与“评时争”

大千世界,“争”是常态。翱翔的雁阵,飞奔的瀑布,追逐的云彩,拔节的禾苗,无不在“争”中表现自我、绽放美丽。与自然界的“争”相比,人类赋予“争”以更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以,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也有各行各业的争一流、争上游。

凡事皆有一争,但如何争、争在何时却大有分较。绝大多数人争在平时、争在岗位、争在奉献上,体现出争的风采、争的境界;但也有少数人平日里不愿付出汗水和心血,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业绩,到评先进、评奖项、评荣誉、评优秀时又争得面红耳赤,斤斤计较,似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

平时争,全盘皆活。遇事不争,则懒懒散散,不思进取,精神萎靡,暮气沉沉,工作无生气、无起色、无建树。勇争之人,则敢树“旗帜”,敢立“标杆”,平日里勇争先,遇艰险更向前,凸显那一股子冲劲、干劲与活力。善争之人,无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懂得演好角色,以“竞”求“进”,爱业敬业精业,不畏困难、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把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惟此平时一争,方能成就个人的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争来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奋进图景,争出事业蒸腾、动力强劲的发展局面。

评时争,格调尽失。不愿付出辛劳,又想采摘成功的果实;不与人比工作、比干劲、比贡献,却与人比职务职称高低、工薪多少、荣誉有无。得之以为应当,失之怨天尤人。信奉“潜规则”,以为荣誉、奖项的得来不靠平时努力,惟靠关键时刻“争”一把。有此评时一争,无高人一筹的能力、素质、业绩,却照见低人一等的修养、境界。评时你争我也争,争不出和气,争不出正气,却争出怨气怒气乌烟瘴气;争不出进步的动力,争不出干事创业的合力,争出的却是停滞与内耗。

争,看似与人争,其实是同自己争。孔子曰:“君子矜而不争”。任何争,首先都是对自我心态和素质的挑战,都是战胜自我的过程。要懂得素质靠积累,进步靠奋斗,平时争是基础,自我争是关键。惟有不断学习充电,不断超越自我,包括向竞争对手学习,才能滴水穿石、日久见功,拥有竞争的底气和实力,赢得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

“功者无赏挫其锐,非功赏之近乎灾。”平时争的热情与劲头,原本也靠“评”的制度激发与涵养,评时评得正,平时才能争得欢。评时争的念头与欲望,同样靠“评”的制度打消与遏制。评得不正,“评”的制度动力就会变成阻力,致使平时争稀缺,评时争踊跃。因此,如何不让平时争的人吃亏,不让评时争的人占便宜,是任何一项“评”的制度所应当倾力坚守的。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观瀑如是,观人生亦如此。每一个力争上游的人,都应登高望远,脚踏实地,争而有尊,争而有道,争而有格,以平常淡定的心态,积极敬业的状态,蓬勃向上的姿态,追逐时代的浪花,采撷成功的果实,让人生如溪流

奔向大海那般激昂、壮美。

培养“笑”的能力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若遇不如意、不顺心,则懊恼、沮丧、失望,那人生将多么灰暗沉重!因此,哭不如笑。笑对人生,方是正道。

遇到不如意的事儿,还要笑,还能笑,体现从容的气度,折射快乐的心态,反映广阔的胸襟。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笑对挫折、笑对人生,应有“三不”。

一为,愿望不“理想化”。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愿望,有愿望才有动力。但愿望不可太理想化,可望不可即,纵然完美,也是镜花水月,徒增烦恼而已。譬如,上学,须名校;工作,须名城;仕途,须直升。即便是个人生活,也要样样称心、事事如意:要房,有房;要车,有车;妻子,娇人;儿子,骄子„„

世界上的一切好事,不能都集中于一人身上。似牡丹花朵大,就不可能再如枣花果实多。鱼与熊掌总是难以兼得。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想一帆风顺,一路绿灯,非不愿也,实不能也。平原加丘壑才是大地,优点加缺点才是人生。明乎此,遇到不如意事才能坦然面对,粲然一笑。

二为,行为不“鸵鸟化”。

人生路上有不测,前进途中有竞争,这都很正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不必学鸵鸟,把头埋到草里、沙中。不直面坎坷,不正视困难,“眼不见,心不烦”,这样的笑,不是开心快乐,而是自欺欺人。

人生总有起伏,有上坡就有下坡,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了,有经验自然值得庆贺、快乐;失败了,有教训同样应该欣喜、开心。毕竟,失败是成功之母,教训是经验之基。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时候,失败更激人奋进,教训更令人长进。生活的实践启示我们,教训是金,成绩是银,不能重银不重金。

三为,节奏不“随意化”。

生活要前进,前进有节奏。节奏的科学,正在这“哈哈哈”的笑声之中。据研究,每一声“哈”大约持续1/15秒,每1/5秒重复一次。这种节奏,让笑真正成为快乐之笑。反之,打乱节奏,失去韵律,笑声更快或更慢,就变味、走样,成了奸笑、冷笑,甚至喘气、呻吟。

生活亦如此:过了,易变味;久了,易生涩,只有富于节奏,适时适度,才能让人产生快乐感、满足感。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干法,那种始终把弦绷得很紧的唱法,都不是笑对人生的常态。

这“三不”,实质上是对不合实际、不合社会、不合生命的惰性、刻板、造作等不和谐现象的纠正。“三不”,让笑不仅是积极的情感反应,更成为健康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讲科学、讲责任,重实践、重学习,求积累、求上进,不仅可以打破横隔在眼睛与实际之间的帷幕,使人积极恢复灵活生命,积极适应社会环境,而且可以发现生活其实很精彩、很有味、很有趣,从而直觉到深层的现实和生命的绵延,保持与社会同呼,与生活共吸。

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

——“看干部看什么”之一

看干部,要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领导干部精神状态、工作姿态提出新要求,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对工作尽心尽责。

这是时代的使命:战略机遇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工作好做又难做,只有高度负责、敢于担当,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大有作为;这也是现实的要求:利益多元、诉求多样,解难题、破制约,需要更加奋发进取,而却有一些干部精神不振、心态失衡,弱化了责任、消解了担当。

作为带头人、领路者,领导干部的责任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一个地方的发展、一方百姓的福祉。责任与机遇成正比,“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如果有责缺少担当,在位不在状态,就会错失机遇、耽误进程,干不出成绩,打不开局面。

责任担当缺失的主要表现,或是不敢负责,没有担当的能力: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复杂局面的判断,看不清趋势,做不出决断。或是不愿负责,没有担当的勇气:“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更有甚者,自己不负责任,还对敢于担责的干部风言风语、说三道四,腐蚀正气、助推歪风。

责任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一言一行,一岗一位,都能见责任、见担当。是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多做建树性工作,还是畏惧风险,墨守成规,只做门市性工作?是创先争优、争创一流,还是甘于平庸、甘居中游?是打基础、谋长远,久久为功,还是搭“花架子”、搞“政绩秀”,一时风光?是直面矛盾、正视困难,积极解决问题,还是绕道走、躲风头,消极掩饰问题?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于上阵,靠前指挥,还是推脱躲闪,打退堂鼓?是极端认 真、严细深实,一抓到底,还是漫不经心、粗枝大叶,抓抓停停?是敷衍塞责、一味迁就,扬汤止沸一时应付,还是举一反

三、建章立制,釜底抽薪完善机制?是严格要求,加强管理,还是放任放松,捂着哄着?责任和担当,就体现在对这些“选择题”的解答中。

不敢负责,没有担当,软、怕、躲、退,说到底恐怕还是因为个人得失之心太重,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多思转多私。忧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虑的不是事业进展,而是个人“进步”。确实,领导干部有岗位责任的要求,也有自我发展的诉求,所以尤其要认识到二者的辩证统一。有责任、敢担当,才能干好工作、做出成绩,也才能得到尊重、有所发展。否则,就容易因个人得失放松岗位责任,让组织失望、让群众寒心。

上面怎么看,下面怎么干。激发干部的责任感,也需要回答好“怎么看”的问题。不能让“太平官”、“混事官”无压力,更不能让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干部吃了亏。要负责,难免会触及利益得罪人,也容易招致一些“意见”和“反映”。对此,组织上也当以高度负责和担当精神看待和评价干部。以德能勤绩的标准,建立科学、完善、可操作的考核标准,着重看变化、看发展,看实绩、看作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民意和群众口碑。从而保护负责任、敢担当的干部,让他们更加锐意进取。

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敢负责,方能放开手脚,奋发有为;有担当,方能挑起重担,大有作为。这是干部领导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毛岸英带回来什么

纪实体电视连续剧《毛岸英》,清新、刚健、大义凛然,触动了时代的神经,令观众泪雨滂沱。

关于毛岸英,曾被认为是共和国的一个伤痛,长时间不愿提起,不忍触及。同时被搁置的是毛泽东一家的革命传奇,毛泽东主席的感情世界。毛岸英始终存活在他的爱人刘思齐的情怀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思念、沉淀和酝酿,一旦引发,便成为一首感人肺腑的英雄交响曲。根据回忆录改编的《毛岸英》,生动再现了毛岸英的英雄岁月。毛岸英回来了,带着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悲欢、信念和辉煌。

毛岸英是那个时代的青春偶像。他纯净、热诚、阳光灿烂,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英雄主义于一身。他饱经忧患、历经磨难,到苏联学习,到前线杀敌,到农村务农,到工厂学工,集工农兵学于一身。他公而忘私,不畏艰险;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对爱情忠贞不渝,对不良习气嫉恶如仇;热爱知识,热爱亲人,热爱祖国和人民。他是按照中国共产党人的理念,精心锻造的社会主义新人。通过毛岸英,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新生政权的设计和锻造,看到中华民族由此崛起的诸多脉络。

毛岸英从历史深处走来,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他多姿多彩的短暂一生,恰恰贯穿中国共 产党从诞生到夺取全国政权的整个历史时段。《毛岸英》不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故事,同时也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一家的集体写照。它让人们知道,人类历史上这个新型国家是怎样建立的;这个国家的开国领袖有过怎样一个儿子、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怎样为新中国的诞生,生离死别,满门忠烈,前赴后继,献出那么多宝贵生命。对于看惯了“帝王将相”的观众,当会别开生面,别有境界。对于已经过上或就要过上富裕日子的亿万年轻观众,当会抚今追昔,饮水思源。对于电视剧制作中的平庸之气,干部队伍中的不正之风,当会是一种冲击,一付清醒剂。

电视剧《毛岸英》将观众引领到毛泽东一家的感情世界,将幼年丧母、出征别父、新婚丧夫、老年丧子等人间至痛,集中在一个家庭,与爱国主义、国际道义、人间正义等人间大义交织在一起,演绎成一种感情风暴,感人至深。刘思齐的回忆,是通往毛泽东感情世界的一个旁门,由此进入,便是一片汪洋大海。

电视剧《毛岸英》并不和一般电视剧争一日之长,它的“别一种意义”是,在我们国家正在经历全面繁荣的时候,它以毛岸英的传奇故事告诉人们,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在我们党不断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今天,它以中国革命第一家庭的英雄史诗启发领导干部思考,共产党人究竟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毛岸英》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记住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先驱,记住人民英雄纪念碑刻下的这段文字:“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岸英”也是一座纪念碑

第五篇:没有痛苦哪来自由的故事

印度有一个青年名叫萨丹,他很小就染上了麻风病。

幸运的是他无意中结识了一位来自家乡马德拉斯传教行医的传教士医生保罗布兰迪,两人成了忘年交。

从此好心的布兰迪医生便把萨丹带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几年后的一个夏天,萨丹想回家过个周末,一是探望家人,二是想看看自己独立生活的可能性。

由于麻风病的原因,萨丹的神经末梢对外界的刺激没有感觉,无法感觉到疼痛。临行前,布兰迪医生告诫他对陌生环境中的危险要格外小心。一切准备就绪,萨丹登上了开往马德拉斯的火车。

星期六晚上,和亲戚朋友尽兴而散的萨丹,回到自己曾住过的房间,一头倒在草铺上,沉沉地睡着了。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萨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检查全身。因为永远无法感知痛苦,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他惟一可以判断危险、保护自己的办法,多年来萨丹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检查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萨丹发现自己左手的食指血肉模糊。原来这个房间年久失修,他熟睡时,有只老鼠从墙洞里钻进来,竟然把萨丹的手指当成夜宵。但由于感觉不到疼痛,萨丹连一只小老鼠都抵御不了。

周日晚上,萨丹不敢掉以轻心。他整夜盘腿坐在草铺上,背靠着墙,借着油灯的光看书。破晓时分,他的眼皮越来越沉重。终于再也抵挡不住疲倦,萨丹头一歪睡着了。几小时后,萨丹被家人的叫声惊醒,原来萨丹的右手滑到了盛灯油的碗里,手背上的皮肉都被烧焦了,幸亏油灯的油所剩不多,又被家人及时发现,否则连他本人也会葬身火海。看到这一切,萨丹失意地告别了亲人,双手缠着绷带离开了马德拉斯。

布兰迪医生在回忆录中写道:“萨丹回来后,我为他清理伤口,我们都忍不住失声痛哭。因为没有感知痛苦的能力,萨丹最渴望的自由被剥夺了。”

布兰迪医生在文章最后说,“当你在痛苦中挣扎,抱怨上苍不公时,我希望你会想起萨丹的故事。没有痛苦,就无法知道危险的存在,没有进退的尺度,就无法判断做的是对还是错,无法保护自己,就永远担惊受怕,没有自由。萨丹的故事教给我们一个人生真谛:没有痛苦哪来的自由!”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