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加快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加快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加快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关于加快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

[省经贸委]2010-08-16

闽经贸发展〔2010〕501号

各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闽委发(2010)6号),加快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我省工业跨越发展,特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投资为引领,以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行业、打造大基地,进一步壮大总量提升质量,在更高起点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产业强省,推动福建跨越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主要目标

培育壮大产业调整和振兴确定的38个重点产业集群、21个成长型产业集群和基地,加快形成十大新增长区域产业支撑。力争5年内形成湄洲湾石化产业集群、古雷石化产业集群、厦门火炬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福清融侨开发区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福州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长乐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泉州纺织产业集群、泉州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以及江阴工业集中区、福州高新区、泉州台商投资区、莆田石门澳产业园区等12个千亿产业集群(基地),以及若干500亿级产业集群(基地),形成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推动我省迈入产业强省。

二、方向和重点

加快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环三都澳、罗源湾、江阴半岛、湄洲湾南北岸、厦门湾、古雷半岛、武夷新区和三明生态工贸区、龙岩产业集中区等十大重点区域产业集聚,着力培育壮大38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21个成长型产业集群和基地,以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为目标,力争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等12个产业集群(基地)率先进入千亿产业基地行列。突出抓好石化、汽车、工程机械、电工电器、光伏、面板、铝加工、不锈钢、稀土、铜等十条产业链,成为千亿产业集群(基地)的主要增长点。突出抓好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成为千亿产业基地的主要依托。针对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实行分类指导,食品、纺织服装、制鞋等传统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电缆、电机、工程机械、汽车、船舶等装备产业集群着力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向提升品质、创建品牌方向转变;铜、铝、不锈钢、稀土以及石化等原材料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链延伸,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变;平板电路、微波制造、软件、太阳能等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技术,向自主创新方向转变。

十大新增长区域发展重点是:

——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商贸加工业(台湾半成品深加工)、海洋产业(水产加工、船舶修造、精致农渔业)和现代服务业。力争在面板、电动汽车、自行车制造以及精致食品加工等闽台合作产业方面取得突破。

——环三都澳重点发展冶金、机械、船舶、机电、轻工等产业,推进中海油海西宁德(溪南半岛)工业区、福建(宁德)沿海大型钢铁等项目,培育壮大电机电器等产业集群。

——闽江口集中发展电子信息、石化、冶金、汽车、纺织、造船等临港产业,推进中化福清江阴重油催化热裂解(CPP)、福州东南电化搬迁、福州耀隆化工搬迁改造、台湾鼎元福州LED产业基地、福州金属深加工、长乐纺织、东南汽车三、四期以及福州高新区建设等项目,培育壮大显示器、计算机及外设、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塑胶及金属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集群。

——湄洲湾着力打造石化、机械等先进制造业基地,带动和培育相关产业专业园区发展,南岸重点推进福建炼化一体化炼油乙烯“脱瓶颈”改造扩建及新增1200万吨/年炼油、中化泉州1200万吨炼油、福建石化合成橡胶等项目;北岸重点推进金鹰集团有限公司金鹰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一期、国投莆田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福建LNG冷能利用丁基橡胶生产等项目,依托产业优势,引进大型机械装备企业。培育壮大纺织鞋服及石化等重点产业集群。

——泉州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造纸、船舶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推进泉州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泉州船厂修造船、南安、晋江装备制造业基地、玖龙纸业一体化等项目。推进纺织鞋服、食品、石材加工、建陶水暖、工艺陶瓷等传统产业集群改造升级。

——厦门湾在发展优势产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的同时,集中力量打造产业总部经济,壮大厦门湾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友达液晶模组生产项目三期、冠捷液晶背光模组及电视机、厦门软件基地、厦门金龙节能环保客车等项目,培育壮大显示器、移动通讯、视听产品、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闽台合作农产品加工、生物与新医药、半导体照明、钨制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集群。

——古雷半岛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等产业,推进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东山旗滨玻璃二期、漳浦台玻玻璃生产等项目。

——武夷新区重点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促进生物、电子、创意等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林产、纺织、电线电缆等重点产业集群。

——龙岩产业集中区加快建设新兴产业、绿色农产品基地,发展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推进龙岩铜产业基地项目、长汀稀土产业园建设等项目,培育壮大运输及专用设备制造、纺织等重点产业集群。

——三明生态工贸区重点发展金属深加工、化工新材料、林产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建设机械装备和工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推进金沙园(沙县)机械装备产业基地、永安纺织产业集群等项目,培育壮大林产、纺织等重点产业集群。

三、政策措施

1、着力推进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重点项目实施。着力推进实施方案中的950项、总投资5800亿项目实施,特别是投资额在5亿以上的113个重点在建项目实施,其中30项今年计划投产的项目要集中力量重点协调推动。

2、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持续组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重点支持传统产业集群改造提升,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工业加速向专业园区集聚,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省内内陆县市转移。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引导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提升技术、工艺、质量水平和人员素质。

3、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依托6?18平台,切实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发挥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支持企业以项目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开展由配套协作企业、有关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的产学研用联盟体;整合资源,围绕产业振兴方案提出的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突破关键技术,尽快推动

产业化成为我省产业技术升级的主要支撑力。支持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拓展专利数及新产品开发数。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集群技术提升专项,推动我省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

4、大力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按照“全面统筹、集聚资源、重点突破、抢占先机”的原则,以大项目求突破,以应用促发展,以市场带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网络和海洋经济等六大战略型新兴产业。集聚整合创新力量,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大力推进产学研有效联合,攻克一批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扶持、壮大一批风险投资机构,完善融资担保体系,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六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迅速形成一批有自主核心技术、有一定市场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战略型新兴产业集群。

5、推进与央属企业高位嫁接。与央属企业对接要与央属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相结合,与东南沿海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与我省临港后发优势相结合,与引进先进高端制造业相结合。当前要重点落实好已谈、已策划的重大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突出抓好目前我省在建、前期和策划的与央企对接合作的工业项目44项,总投资1824亿元。

6、推进闽台产业深度对接。进一步落实《福建省闽台产业深度对接工作意见》,明确合作重点,将钢铁、石化、机械、面板、农产品加工、生产性服务业等与长三角、珠三角有所区隔的产业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信息网络、工业设计、高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作为闽台产业合作的重点。

7、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有关精神,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进入大项目遇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瓶颈”,推出一批投资大、竞争力强、市场空间大的项目吸引民营企业投资,进一步调动闽商回归投资积极性。

8、建立有力有效的工作体系机制。做到明确主体、分工协作、合力推进。集群和基地以其所在市县为主,省级部门配合,联合编制规划,协同推进。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下放审批备案管理权限。产业链延伸以省级为主,市县配合,组建省级重点产业链推进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全省产业定位、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细化产业发展目录,引导、策划项目并开展对外招商。

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机制,落实工业项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和重点项目省、市、县分级管理制度,按照分类指导、三级联动,加强重大工业项目策划和重点工业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建立项目策划协调、建设项目评估通报制度和总结评估制度,有效解决项目用地、环评、审批、资金、市场等要素保障问题。

9、突出抓产业集群(基地)的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融资、创新、物流等平台建设。引导产业集群和基地在资源配置、服务平台、市场网络、产业链条、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协同发展,有效降低园区企业交易成本、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园区基础先行、配套完善,加快重点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建设千亿级产业基地的同时,率先形成我省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八月八日

第二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中共荆州区委

今年来,荆州区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工业兴市”战略,按照“产业 兴园、园区兴工、工业兴区”的发展思路,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扩张,以 产业发展推动园区建设,突破性发展工业,初步形成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拍马纸品工业园、城南纺织工业园、学堂洲建材工业园等四大园区和川店紫 荆、郢城岳山两个工业小区。园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聚集规模企业近1 00家,石油机械、造纸包装、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五大产业 呈集群化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GDP23.5亿元,同比增15%; 财政收入1.4亿元,同比增27%;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同比增15 0%;外贸出口1660万美元,同比增113%;农民人均纯收入2023 元,同比增366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亿元,同比增31%;工 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35.6%;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7.5亿元,五大产业完成产值22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和9 1%。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产业集群、效益提高的良好 态势。主要做法是:

一、抓规划引导,明确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规划是产业发展的龙头。荆州区立足已经形成的园区基础和产业特色,按 照高标准、高起点、高速度的要求,聘请华中科技大学专家,对全区未来五年 的园区及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定位。在园区布局上,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以九阳大道为轴线,北有拍马工业园,中有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南有城 南工业园和学堂洲工业园的古城西环工业带,规划建设总面积25平方公里。在产业布局上,逐步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打造成国家级石油机械制造业基 地;将拍马工业园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烟用品生产基地;将城南工业园打造 成集高新产业与轻纺工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将学堂洲工业园打造成为 “两湖”平原最大的新型建材基地。在产业发展上,突出抓好石油机械、造纸 包装、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快速扩张。石油机械制造业,力争 年内实现产值25亿元,“十一五”末达到50亿元;造纸包装业,力争年内 实现产值14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轻工纺织业,力争年内产值 突破10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年内实现产 值12亿元,“十一五”末达到30亿元。同时,加快培育新型建材和高新技 术两大新兴产业,力争“十一五”末,新型建材业产值突破30亿元,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全区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二、抓园区建设,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平台。为了解决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散、园区档次低 的问题,今年来,荆州区从破解园区建设难题入手,举全区之力加速推进了园 区建设。一是破解“投入难”的问题。在区级财力较弱的情况下,财政预算内 优先安排700多万元,争取开行贷款5000万元园区建设资金。利用省市 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将园区开发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项目捆绑 申报,向上争取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成立国资经营中心,运用市场手 段,经营园区土地资源,以土地换资金。探索实行“园区共建、设施共享、项 目共引、税收分成”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入园企业、镇办、开发区和交通、电

力、通信等部门共同建园的积极性。通过“多轮驱动”,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难 题。在去年投入40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了5000万元。二是破 解“用地难”的问题。在国家严把土地供应“闸门”的情况下,随着四机厂、江汉建机、湖北四钻等企业规模快速扩张,大批相关企业配套跟进,原四机工 业园的土地供应严重不足。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荆州区投资2000多万 元对企业周边的四新渔场、园艺场两家企业实行改制;对“园中村”的居民实 行补偿搬迁,建还迁房115套、9200平方米;对其它零散建筑实行产权 互换;对村集体企业废弃地实行集中购买,通过多法并举,新增工业用地20 00多亩,已形成了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的基本雏形。三是破解“建设慢”的 问题。成立园区建设指挥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6个工作专班,仅一年多时 间,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就建成了九阳大道、太晖路等7条道路,初步形成了 “一纵六横”的路网格局,完成了11万伏的电网改造,绿化、下水、管网配 套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年内可全面实现“五通一平”。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 了园区对项目和产业的承载能力。

三、抓项目引进,增强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项目是产业之基。荆州区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增强产业发展后 劲的主动力,通过抓招商、引项目来兴特色、强产业。一是依托产业优势抓引 进。石油机械和造纸包装是荆州区两大优势主导产业,其中石油机械产业是全 省产业集群建设的重点项目。为了壮大优势产业,我们采取“延伸链条引项 目、填补空白找老板”的办法,先后引进了华泰石油、众力机械等一批产业关 联企业。投资4000万元的紫江喷铝、投资4600万元的众力机械、投资 2000万元的强盛石油、投资1000万元的宏源包装项目年内均可投产。首期投资1.8亿元的上海宝臣石油套管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上海姚记 扑克纸、投资1.5亿元的10万吨林浆项目也正在积极争取落户。二是依托 资源优势抓引进。学堂洲非耕地和沙石料资源丰富是荆州区的一大优势,利用 这一优势,先后引进了华升商混、中富管桩等8家投资过5000万元的新型 建材项目,其中有6家在建,4家年内有望投产。已投产的商品混凝土搅拌中 心预计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大学城”科研人才密集是荆州区的独特优势,依托这一优势,引进培育了玉龙科技、华方软件、垃圾发电等近10个高新技 术项目。新型建材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区产业发展的“新秀”。三是依托 客商团队抓引进。客商是我们重要的人际资源。通过上虞市原副市长陈樱牛和 荆州舜隆房地产公司老总金庆荣牵线搭桥,荆州区已形成了一支浙江上虞客商 团队。在这支团队的大力支持下,独立举办了(上海)项目推介会,现场签约 项目23个,协议引资达10.2亿元,目前已有4个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期,这一团队引来的3位上虞老板将投资6亿元,在学堂洲征地1000亩 创建浙商上虞工业园。通过坚持不懈抓招商,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引进项目7 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8个,到位资金3.6 亿元;入园项目4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7个,年内园区可新增投产项目1 5个。

四、抓骨干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展规模

骨干企业是产业扩张的强力支撑。今年来,荆州区通过大力实施“32 3”工程(即培育3家产值过10亿元、20家产值过亿元、30家产值过5 000万元的企业),一手抓核心企业带动,一手抓中小企业配套,促进了产 业集群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一是壮大核心企业,增强产业优势。重点扶持四

机、四机赛瓦、拍马集团、骏马纸业、荣海纺织等行业核心企业,扩大企业规 模,提升产品档次,创新管理机制,促使其加速成长为产业“航母”,带动关 联企业聚集发展。四机厂是荆州区石油机械行业的“火车头”,也是全省百家 重点企业建设项目。近几年,四机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企业发展前景十 分广阔。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和扶持四机厂向园区扩规,扩大产能,膨胀规 模。通过专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多次出面协调,帮助四机厂解决了西厂区扩规 所需的300亩用地;出资120万元对西环路进行整治,并将其更名为四机 大道,改善了四机厂物流货运环境。预计年内四机厂产值可达到18亿元,在 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四机厂”。环保治污是造纸 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今年来,荆州区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实施了拍马 工业园治污工程,建起6座造纸污水生化、物化处理厂,实现了东西两线污水 的达标限量排放和循环利用,促进了拍马、骏马两家造纸核心企业的可持续发 展。目前,全区核心企业对行业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预计年内产值过 亿元的企业将突破10家,上缴税金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3家。二是发展 中小企业,扩充产业总量。一方面,鼓励和促进龙头企业加速裂变,催生一批 专业化配套企业。湖北四钻是一家从四机厂分离出来的独立法人企业,主要为 四机厂配套生产各类石油专用设备及零部件,在四机厂的带动下,企业产值和 利税成倍增长,一跃成为全省先进民营企业。另一方面,依托核心企业带动,加强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协作,聚集中小企业规模发展。目前,全区石油 机械制造业聚集企业23家,造纸包装业聚集企业26家,纺织印染业聚集企 业36家,农产品加工业聚集企业20家,新型建材业聚集企业15家。三是 推动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层次。积极引导石油机械、造纸、纺织行业加大技改 投入,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 技术装备水平,使企业向规模型、效益型发展。上半年,全区完成技改投入 3.9亿元,实施过1000万元的技改项目12个。石油机械制造行业,四 机厂投资1.6亿元对压裂泵、高压管汇件两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进 行扩规批量生产;造纸包装行业,骏马纸业投入3000万元启动了纸品生产 线技改项目,项目投产后,集群纸品年生产能力可达到30万吨以上,销售收 入过20亿元;纺织行业,织机总数已突破5000台,其中剑杆织机380 0台,纺纱能力达22万锭。传统产业通过技改提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 力。

五、抓服务创新,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环境是第一品牌。荆州区始终把优化服务环境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在坚持过去一些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服务内容和 服务形式。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园区工业项目规划 和建设手续市级审批权限的下放。荆州区以此为契机,对入园项目实行超前介 入、手续代办、跟踪协调,加速了项目入园。积极调整城南经济开发区管理体 制,剥离其社会职能,更好地发挥了开发区“招、建、管”的主体作用。扎实 开展“产业发展年”和“治三风、建功业”活动,搭建了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有效载体。建立园区投诉举报中心和经济环境监督网络,形成了投 诉处置快速反应机制。政府出资组建园区治安巡逻队,全天候开展治安巡逻,改善了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依托区企业家协会和行业协会,引导企业间广泛交 流与合作,强化了产业内部联系。财政列支50万元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向武汉中信银行争取贷款8000万元,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目前,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的区域软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本文系中共荆州市委三届二次全会典型发言材料)

第三篇:大力培植产业集群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大力培植产业集群加快工业经济发展2010-03-10 11:39张新杰中国企业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 大 中 小

一、曲阜市工业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2009年,曲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74户,实现销售收入190亿元,利税28.6亿元,利润16.49亿元,分别增长17.5%、16.5%、11.2%,利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14户。煤炭、水泥、蓄电池、活塞、汽配、白酒、啤酒、棉纱、棉布、医药等几十种重点产品初具规模,基本形成机电汽配、煤炭电力、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5%、85%、80%。

二、培植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

按照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部署,抓住国家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和实施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历史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加大企业投资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培育机电汽配、煤炭电力、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培植产业集群,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对策

(一)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组建产业集群。深入贯彻落实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二十条规定》和《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二十条规定的实施细则》,充分调动各部门、各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一是组织制定产业集群激励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对照部门职能,细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责任。二是突出资金扶持。设立1亿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扩张优势产能,研发新产品,全力打造“强企方阵”。对列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重点企业,在企业还贷周转金的借用和信用担保支持上给予倾斜。对重点项目融资提供财政贴息或帮扶。三是加大集群龙头企业的扶持。市政府与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签订《科学发展快速成长承诺书》,坚持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专案运作,综合采取财政贷款担保、融资平台风险投资办法,集中要素资源加快膨胀。

(二)坚持科学规划,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按照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的原则,统筹产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1、机电汽配业:以圣阳电源、天博汽配、金皇活塞、电缆集团为龙头,带动水工机械、五洲机械、华珠机械、金马工矿等一批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加快相关产品规模膨胀和产业链延伸,逐步形成具备一定科技含量、一定规模的加工制造业,初步达到电动汽车系统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2、煤炭电力业:依托我市煤炭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煤机制造业,提高煤炭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做大做强永安煤机、鲁中煤矿设备制造等设备制造企业;积极发展煤炭销售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煤炭交易中心和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

3、建筑建材业:有效整合市内外丰富的建材资源,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扩规模、上档次,借助孔子商贸城物流平台的辐射作用,培植建筑建材产业群,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4、食品加工业:以孔府家、燕京啤酒(曲阜三孔)为龙头,带动恒达食品、嘉禾油脂、闻春礼食业、康利源面粉等一批食品加工业,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盘活存量资产与优化增量资产相结合,坚持品牌带动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做大做强名优产品。

5、纺织服装业:以锦绣纺织为支撑,带动圣时丝业、润欣纺织、利源纺织制线等小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实现全市纺织服装行业平稳较快发展。

6、生物医药业:重点打造以孔府制药、裕隆生物芯片、圣旺药业、圣帝药业、圣地宝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坚持以创新为主,仿创结合的原则,努力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办一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中试基地,构建技术开发和创新平台,开发出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在做好六大产业的同时,依托文化旅游名城和传统优势,以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为契机,培植开发工艺旅游产品加工业。围绕工艺性地毯、古建筑绘画、木雕制品等,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前提下,挖掘曲阜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扶持工艺美术旅游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一批民间个体手工作坊上规模、上水平。以曲阜“三宝”之一的楷雕为主导产品,批量化、标准化的组织生产,创出曲阜旅游产品的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产品制造业,逐步建成山东省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立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二是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生产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格局,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以政府的科技投入为引导,以社会、企业投入为主体,建立完善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一要突出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要深入研究重点国家地区发展战略调整和产业资本转移的趋势动向,注重与我市主导产业的培植、产业链条的延伸和重点企业的有机对接,帮助和督导培植产业集群内企业制定招商引资方案,加快培植壮大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二要规划优选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项目是招商引资的载体,规划、优选、包装、推介招商项目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相关法规和我市产业发展规划。三要切实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有针对性选择有合作前景的大公司进行登门招商,做好以商招商,形成企业“扎堆”效应,做好外资企业的增资扩股。

(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培植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制定吸引力强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我市创业发展;结合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的实施,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多种方式引进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重视企业家教育培训,多措并举,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驾驭

市场经济能力强、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战略眼光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六)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培植产业集群,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举全市之力,用全市的智慧谋划,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培植产业集群的强大合力,确保全面完成发展目标。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培植产业集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植产业集群政策落实、规划指导、督导协调等工作。二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市级领导、部门单位包保企业制度、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培植产业集群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运作。三是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年底组织经贸、财政、发改等部门,对产业集群当年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提出意见,经领导小组研究,及时兑现奖惩。四是创优企业发展环境。市纪委、监察局和市优化办要切实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和纠风工作力度,对产业集群企业实施挂牌保护。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曝光力度,营造培植产业集群的良好氛围。政法部门要严厉打击干扰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黑恶势力,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作者系曲阜市经济贸易局局长)

第四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陕政发 〔2009〕20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增强全省工业经济实力,现就加快全省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大意义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经济形态。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有利于形成城乡之间、不同产业之间和大中小企业之间的科学布局,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技术扩散型、资源加工型和市场聚合型的产业集群,为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2008年,全省20个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6500多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近2700亿元,占到全省工业总量的90%以上。但与全国工业发达省市相比,我省产业集群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规模偏小,支撑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不强,产业配套和园区化水平不高,发展依然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着力推进我省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重点和目标

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工业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把产业集群发展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相结合,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实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坚持“抓龙头、抓配套、抓园区、上水平”,着力扶持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提高产业发展带动能力;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省内配套率;着力加强企业协作和自主创新,提高集成创新和产品成套能力;着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园区集群承载能力,实现我省产业集群整体发展再上新水平。

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高新技术、传统产业四大领域,打造20个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汽车、输变电设备、航空、航天、重型装备、机床工具、电子通信设备及元器件、石油装备、陕北能化装备和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能源化工领域,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及化工、煤及煤化工、电力和盐化工等产业集群。高新技术领域,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卫星导航应用、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和子集群。传统产业领域,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金、食品、医药和纺织等产业集群,以及钼、钛、果汁、乳业、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烘焙、功能服装、棉纺织、丝绸、防寒服、水泥、玻璃、陶瓷和新型建材等子集群。努力将石油天然气及化工、煤及煤化工、汽车、航空、输变电设备等5个产业集群培育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产业集群。

2009年至2015年,全省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和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25%和18%左右。20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全部超过100亿元,其中石油天然气及化工、煤及煤化工、电力、航空、食品、有色金属、电子通信设备及元器件、汽车和输变电设备等9个产业集群达到1000亿元以上,石油装备、机床工具、重型装备、软件与信息服务和冶金等5个产业集群达到5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省内配套率由目前不到30%提高到50%以上。到2010年,全省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0000亿元,增加值约3900亿元;到2012年,销售收入达到15000亿元,增加值约5600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0亿元,增加值约8000亿元。

三、进一步完善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一)编制产业集群规划,实现跨越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编制《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和20个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及子集群发展实施方案,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各市、县级政府要根据全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制定当地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着力培育特色显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二)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形成5个以上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10个以上销售收入过500亿元以上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核心企业,充分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网络销售中的“领头羊”作用。以股份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实现企业体制创新和结构优化。推进行业性并购重组,支持优势龙头企业“走出去”,实现低成本扩张。从今年开始三年内将国有资本收益作为国有资本金注入龙头企业,助其增强资本实力、发展壮大。跟踪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实行大企业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各级政府和各行业协会要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产业带动作用显著的名牌产品或龙头企业,着力将我省优势产业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产业集群。

(三)突出产业链条延伸,进一步提高配套率和成套化水平。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明确产业延伸方向和重点,发展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抓好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配套企业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鼓励龙头企业采用重组、改造等方式,组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产品本地化配套率;以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抓好核心部件的配套,选择对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技术,实施重点突破和攻关。各地要抓住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吸引配套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聚集发展。对转移到当地的配套企业和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要加强产品配套协作,互惠互利、共谋发展。支持陕鼓集团、西电集团等龙头企业提高产品成套能力和集成能力,实现产品成套化。

(四)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制定我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意见和投资指南,按照“改造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搞好技改项目策划,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创新体系,重点支持建设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个省

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行业技术中心,在产业集群重大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的研发上取得突破,提高产业链上下游整体创新能力。

(五)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工业园区(含各类开发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全面提升现有23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和100个县域工业园区功能和承载能力,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产业集聚度,建立若干个产业优势突出、产业协作紧密、配套服务完善的“块状经济”和产业集中区。按照专业化、产业化、效益化、生态化的方向,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陕北地区主要围绕能源化工产业,重点发展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生态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支持神华集团、长庆石油公司、延长石油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省有色集团、省投资集团等年销售收入在2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各建1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关中地区主要围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把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和宝鸡高新区打造成资源优化配置、环境优美、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工业园区。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陕南地区主要围绕有色金属、钢铁、医药和食品等产业,按照“项目耦合、循环发展”的要求,实现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四、加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产业政策。落实国家关于钢铁、汽车、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相关政策。围绕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制定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发展引导目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重大产业化项目以及对从事优势行业产业配套的企业,省、市政府及有关工业园区要给予重点扶持。通过“飞地工业”等多种途径有序推进省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妥善处理好产业输出地和产业承接地的利益关系,对迁入企业所缴纳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从纳税起按两地协商的比例分成;对因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政府主导性搬迁的企业,实行土地出让金先征后返的政策。

(二)融资政策。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完善信用体系,改善融资环境。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龙头企业和重要配套企业,运用银团贷款、商业承兑汇票、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等方式予以支持。协调争取金融机构运用政策性贷款支持产业集群建设和发展,支持外汇管理部门改进对进出口企业的结售汇账户、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等外汇管理方式,支持保险机构积极开展面向产业集群各类企业的保险服务工作。鼓励发展风险投资,设立创业投资机构,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向产业集群投入,参与项目建设。加大企业境内外上市力度,发挥区域性资本市场作用,扩大企业直接融资。强化对企业的融资业务培训和辅导,引导企业运用多种信用工具和多渠道融资方式筹资。建立5—10个2000亿元以上的产业发展基金,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三)土地政策。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给予重点保障,其用地指标在全省统一平衡、调配。积极发挥政府土地储备职能,采取征用、收购、置换等多种方式,对产业集群度高的重点工业园区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储备,按照“先期介入,预审协调,快速办理”的原则,建立产业集群发展土地审批“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可建设标准厂房,进行公开出让或出租,解决企业用地困难,缩短建设周期。

(四)招商政策。加强招商引资战略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企业经营及投资动态,不定期地发布招商引资项目指引。以工业园区和企业为主体,采取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以资源招商、以产业链招商和委托招商等多种方式,实现招商引资由依靠政策优势向环境优势转变,由数量为主向质量为主转变,由生产型投资向生产型与服务型投资并重转变。发挥西安高新区等重点工业园区的招商平台作用,开展联合招商,促进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整体推进。对于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关键招商项目,省市两级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或奖励。

(五)财税政策。设立省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并整合科技创新资金、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和外贸出口专项资金,按照突出重点和集中使用的原则,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向产业集群倾斜,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做大做强、配套企业和配套产品做专做精、产业链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和建立产业集群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各市、县级政府也要根据实际,设立一定额度的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市、县其他专项资金向产业集群倾斜。积极落实企业西部大开发、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等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五、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领导

成立全省产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由主管工业的副省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国资委、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环保厅、省金融办、省统计局、省质监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中小企业局等省级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全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和动态的跟踪和研究,建立和完善当地的产业集群统计评价体系。要加大对产业集群的宣传力度,形成“抓工业就要抓产业集群”的理念和良好氛围;要积极开展省内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与省外发达地区之间的协作交流;要按对产业集群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要以园区为依托,吸引和发展一批能够为产业集群提供融资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产品检测、信息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方面服务的中介机构,向企业提供从创业到发展的全面服务,切实促进全省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实现建设西部强省的目标。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三月十九日

第五篇:实施工业立县战略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实施工业立县战略 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刘学甫

2009年第6期 ——经济建设

近几年来,远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把好“总开关”,坚持以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推进事业发展的“总开关”。近年来,我们坚持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致力冲破封闭守旧的思想束缚,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不是开放县,要走开放路;不在长江边,要借长江道;不在三峡内,要打三峡牌”的开放意识,坚决破除“固步自封、安于现状,无所作为、无能为力,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思想,形成了“山区小县建设经济强县”的广泛共识。2008年初,县委、县政府结合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集中全县人民的智慧,确立了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宏伟目标,争取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谐社会建设、城乡建设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在“走在前列”总体目标的引领下,全县上下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去年顺利实现了“一高、一快、一优”(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水平快进位、综合评价结果优)的发展目标。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0.7亿元,同比增长25.8%;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3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同比增长7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6亿元,同比增长3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6元,同比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5220元,同比增长23.4%,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提速、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二、牵住“牛鼻子”,坚持以强化工业促进科学发展。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强则县域强,抓住工业就抓住了发展县域经济的“牛鼻子”。为此,我们坚持工业立县战略核心地位不动摇,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为途径,千方百计调结构、上项目、拓领域、增效益,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培育主导产业方面: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以资源深度开发、产业有序扩张为方向,着力培育以磷化工为核心,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县磷化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四大产业所创产值占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98%,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形成。在强化项目支撑方面:牢固树立“抓发展必先抓经济、抓经济必先抓工业、抓工业必先抓项目、抓项目必先抓招商引资”的思想,千方百计引项目、上项目,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08年,全县共引进和续建投资过千万元项目20个,过亿元项目6个,过10亿元项目1个,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0 %。同时,紧紧围绕县域资源优势,超前考虑市场需求,深度论证和包装各类项目115个,形成了“规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在壮大市场主体方面:坚持把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并在优化服务上着力,在资源配置上倾斜,在管理创新上引导,在培育企业家上用功。全县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明显增强。仅2008年,一年就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家。

三、构筑“强磁场”,坚持以优化环境保障科学发展。优良的环境是吸引资本、吸引客商的“强磁场”。为此,我们牢固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的观念,坚持不懈地改善硬环境,锲而不舍地优化软环境,尽最大努力打造“投资福地”、“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形成一切为了科学发展、一切服务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创新体制环境:全县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农村投入机制、金融支农机制等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卓有成效,科学发展的体制空间得到有效拓展。优化人居环境:全县上下抢抓政策机遇,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抓好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近几年来,先后投资3亿多元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县城街道综合改造、远当一级公路远安段、沮河二桥维修及美化亮化、沮河一桥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吸引投资的能力得以增强。充分考虑资源的支撑力和生态环境的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优化服务环境: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发展为先、企业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和项目建设的政务环境。大力实施行政机关“审批流程再造工程”。坚持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和部门牵头负责重点项目制度,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立“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服务专班、一名经济联络员和一名治安联络员”的服务机制,着力提供个性化、人文化的“保姆式”服务。扎实推进以平安建设为载体的法制环境建设,以文明创建、和谐社区为重点的人文环境建设,以银政合作、银企合作为途径的信用环境建设,努力让创业者投资放心、经营安心、生活舒心。■

(作者系中共远安县委书记)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3/124553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