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十分钟教学设计 王凤潮

十分钟教学设计 王凤潮



第一篇:十分钟教学设计 王凤潮

十分钟教案设计

教学片段

王凤潮

教学目标:课本P14 结合教室物品进行数字one——ten的听说口语表达的练习。教学用具:数字1-10的英文单词卡片。

教材分析:由于本模块进行的是学习文具和教室物品的学习。这两部分内容都与数字有关,所以所讲内容和本内容可以巧妙转换。

教学过程:

1、巧妙转入:T:This is our classroom.It is big and beautiful.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师生对话做示范)2min2、Pairwork(学生两两对话,扩大交际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身边的事物并用英语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应用语言。2min)T:Who wants to try?(给学生展示锻炼的机会,要求在表情、声音、表达等方面不断提高。1min)

3、T:How many doors in our classroom?

S: There are two doors in our classroom.T: How many students in our classroom?

T: Let us count!(从谈论教室里的物品自然那转入数字,让每个学生发言从一开始报数,体现关注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2min)

4、T:Let’s chant: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I can count to five.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I can count to ten.T: Let’s sing a song: Ten little Indian boys.(歌曲歌谣复习知识的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学习数字。1min)

5、Game:

I say you do.(show me /clap/jump/stamp)

I say you point.I point you say.(运用游戏训练学生听做的反应能力和认读单词的能力。2min)

6、做一做:数字卡片游戏,帮英文数字找家。到黑板前来贴一贴。(检验孩子的认读单词的程度,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能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7、写一写:有练有写,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听说和写练相结合。

第二篇:十分钟教学设计

《哦,十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制作好课件,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课堂学习、演唱《哦,十分钟》。

2、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好唱好第一乐段的乐谱和歌词。

3、创编表演,鼓励学生使用打击乐器有创造性的为歌曲伴奏演唱,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4、通聆听、模唱、说说、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感悟体验快乐的课间。教学重点:指导学习第一乐段的旋律和演唱特点。

教学难点:歌曲旋律中的切分音节奏、带圆滑线的旋律及后十六分音符的正确演唱。

教学切入点:

1、创设情趣,注重语言情感交流与学生生活体验。

2、设置悬疑,激发兴趣,开动脑筋,看动漫猜动作说出课间活动名称,引入新歌教学。

3、用歌曲中的主旋律“5 5 3 4 ︳5 0 ”视唱模唱练习,围绕进入学谱学歌教 学。

4、创编表演,使用打击乐器伴奏,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动漫导入

1、师生问好(用钢琴弹奏体现师生问好歌)。

2、播放课件,点击幻灯片中的每个动漫动作,让学生猜活动名称。

刚才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很快说出了课间活动的项目名称,不错!掌声鼓励!现在请同学们再看大屏幕(点击课件画面),看看他们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

3、播放课件(课间十分钟活动的画面)同学们,其实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活动活动,放松放松,这样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放松与休息两不误。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点击出示课题),希望同学们喜欢。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二、出示课题,教学新歌

1、点击课件,出示课题。(全班学生齐读课题)

2、点击展开乐谱,点击播放歌曲。(全班学生边看边聆听音乐一遍)

3、节拍练习。

出示以下两种节奏型,让学生拍掌训练。

X X X X ︳ X

0 ︳

哒 哒 哒 哒 哒

↘↗

↘↗ ↘↗

X X X X ︱ X

— ︱

哒 哒 哒 哒 哒

↘↗

↘↗ ↘↗

↘↗

思考:以上两种节奏有什么不同?找出异同点。

4、学习曲调和歌词。

学习A乐段,课件出示:5 5 3 4 ︳5

0 ︱ 要求:

1、试着唱这两小节的曲调。

2、用“啦”模唱,再跟着琴声唱。

3、带着歌词唱唱并跟着琴声唱唱。课件出示

3 4 ︱5

0 ︱

下 课 的 铃 声,5 5 3 4 ︱5

0 ︱

送 来

十 分 钟,刚才同学们唱得很好,很有激情!现在请同学们跟着琴声唱好

A乐段的乐曲和歌词。(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后十六分音符的教学)

同学们表现的不错,十六分音符的唱法和十六分节奏的读法完全感受到了,很好!接

下来请同学们继续努力。

要求:

1、用啦模唱曲调。

2、跟着琴声唱唱歌词

3、跟着老师的手势唱唱。

(老师用科尔文手势带着学生一起唱)

思考:

1、在这段旋律中,你认为需要注意是那几个方面?(节奏舒缓、旋律抒情、切 分音、圆滑线、结束音)

2、你能不能用你特有的情感演唱?(看学生举手情况指名演唱)

3、展开歌谱,完整演唱。

(点击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鼓励创新,创编表演

1、情感交流,谈话导入。

同学们,刚才你们演唱的很好!欢快活泼舒缓的情感表现出来了,真不错!如果我们能把这音乐添加一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效果会更好,更有一番情趣!更令人回味无穷!

2、出示打击乐器,指导使用方法。

在民间戏曲演出中,不是有锣鼓钹打击敲击起音作为开场白?今天,我们也为我们所学的歌曲用锣鼓钹作为前奏伴奏起音,同学们好不好?看节奏:(出示节奏)锣鼓钹演奏。

(请三位同学上台使用锣鼓钹,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刚才同学们演奏演唱得很好!你知道我们前面还学过那些打击乐器?

3、点击课件播放打击乐节奏图示。要求:

1、每人都手持一种打击乐器,按类别分组站好队形。

2、看图示节奏敲击、动作,边听音乐边演奏边演唱。

3、手拿锣鼓钹的为歌曲前奏起音,歌曲中你可以任选一种你喜欢的伴奏。

4、按分工和要求,完整地演奏演唱。

四、拓展延伸,完美结课

1、归纳,鼓励,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歌曲,同学们表现的很好!充分表达了你们对课间十分钟的喜爱。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利用好最宝贵的十分钟。接下来,老师想与你们一起分享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也是一样,因为他们的作者一样,只是在旋律上发生了变化,我们快来欣赏吧!点击播放MTV视频。

2、结束下课。

同学们,下课时间快到了,真正属于你们的快乐十分钟又来了!最后,随着歌曲的范唱,再用歌声来表达一下你们的情感吧!轻声播放歌曲,按组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歌曲《哦,十分钟》是第七册第四课《快乐的课间》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2/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

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

这一音型,鲜明地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这首歌曲情绪欢快,活泼,表现了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活动的快乐心情。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的主旨就是让学生在动中感受歌曲、学习歌曲、表现歌曲;所以在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方案:

在课堂导入的部分,我以听觉领先、以兴趣入手。用了《哦,十分钟》作为背景音乐,让他们在听觉中感受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在谈一些课间活动时,正符合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的说出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内容,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他们是多么地喜欢课间十分钟。然后通过老师的范唱来抒发一下我对这“十分钟”的感情,请学生轻声拍手为我伴奏,从而再一次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为歌曲的初步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这样唱能表现出你们在课间高兴的心情吗?刚才所唱的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哦,十分钟》里面的内容。”让学生初听歌曲录音,并要求歌曲中唱到刚才老师演唱的旋律时请跟节奏拍手。之后让学生再听一遍歌曲录音,然后要求学生在四分休止符处加拍手,老师在旁边加以指导。这样,就让学生初步整体感受歌曲,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由于这首歌曲的曲谱简单,而且学生此时已对歌曲旋律比较熟悉,所以我觉得是进行歌曲进行简单的再创编的一个很好的时机,为了降低难度,我先示范给学生们听,然后再遇到学生多动脑,多想点子,让他们自己进行再度创编,在乐趣中学会知识。

我觉得本堂课难点解决的不是很理想,这首歌曲在音准方面学生们掌握的还算是不错的,但是在节奏方面演唱得还不是很准确。特别是“ 0 4 3 ”的空拍处,学生很难找到切分音的感觉,尽管我让学生把这个空拍处加入躲一下脚,有的学生又所好转,但仍然未能使所有学生找到切分音的感觉。看来,学生的节奏感方面的训练应该在日后的教学中还要强。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引导学生兴趣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一种活泼、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表演、演唱时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力求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第三篇:关于《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间活动。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掌握将、着两个多音字;理解15个新词语,能写出输、胜的反义词。

3、能通过理解重点词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难点:抓住活动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沸腾、丰富多采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初理文章脉络。

3、读懂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间十分钟

2、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写什么?

3、课间十分钟你们搞些什么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来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反馈学生字情况。你觉得哪些生字的音、形需要提醒大家的或需要别人帮忙的?

如:赢、捷

3、再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段,思考:课文中一共写了哪些课间活动?其中主要写了哪几项?它们是课文的哪几段?

4、反馈思考情况。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读准字音)

②大家交流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学习第一第五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读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些什么?

②沸腾什么意思?

③沸腾还可以换哪个词?你认为哪个词更好?

④朗读这个自然段。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②找出总起句和分述部分。

四、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本上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3、品析词句,有感情地朗读二至四段。

4、读懂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挂出画有表格的小黑板。问:课文主要写哪几项课间活动?(填表:打乒乓、爬竿、丢沙包)

二、学习丢沙包一段

1、初步感知

①默读课文,用划出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

②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丢沙包这项活动的?(丢包、躲包两方面)

2、具体理解

①师读总起句,生读分述部分的句子。

②讨论:写丢包、躲包的分别是哪几句?

③细读写躲包的句子,找出描写躲包动作的词。

④你能从这些动作词中看出些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

⑤读最后一句,欢畅可以换哪个词?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什么?

⑥指导朗读。你认为这段该怎么读?

3、小结

丢沙包这一活动是怎样写具体的?(攻、躲两个方面)

三、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打乒乓这段,思考填好表。

1、反馈。

2、看丢沙包这一段的方法,谁能把打乒乓这段也加上一句总起句,使其成为总起分述的段落。(激烈、紧张、起劲)

四、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爬竿这段,思考填好表并反馈。

五、看表格比较:三项活动哪一项写得最具体、最生动?你从哪里看出来?

六、课堂作业

1、写话训练:

㈠用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作为总起句,分述部分为①跳牛皮筋;②跳绳;③踢毽子。

㈡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有趣作为总起句。分老鹰、母鸡和小鸡两方面写。

2、完成课堂作业 本上的题目。

板书:

活动项目 地点 动作 心情

打乒乓 校园东墙边 推、挡 欢笑声

爬竿 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 丛身一跃爬 笑

丢沙包 盯、躲、闪、蹦、跳、拾、转、捞、抓 欢畅

第四篇:《哦,十分钟》教学设计

《哦,十分钟》

教学目标:

1.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能用演唱歌曲和律动的方式表达自己高兴、快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出快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两处切分音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这几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时候会正好有“十分钟”时间?在这十分钟的时间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都做些什么?(下课休息时间)

2.师:刚才大家都用语言表达了这十分钟里快乐的心情,现在老师要用音乐来抒发一下对这“十分钟”的感情,请大家轻声拍手为我伴奏好吗?(教师范唱初步整体感受歌曲)

3.师:你们觉得老师歌声能表现出你们课间高兴的心情吗?你想不想用歌声来表达高兴的心情?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歌曲《哦,十分钟!》

二.新课教学 1.旋律模唱

师:谁能视唱出这两小节旋律,(用课件出示两小节乐谱 55 34 5 0)请同学们在歌曲中找出这两小节的旋律出现了几次?(四次)

2.我们来做一个谱子接唱的游戏,当歌曲中出现这两小节的旋律时同学们挥手视唱,其余的部分老师来唱。(使学生感受到了A段旋律,为视唱做好铺垫)

3.谁能来唱老师的部分,就跟老师一起来唱。(很顺利的完成视唱教学)

4.老师弹奏音乐指导学生用“啦”来模唱学习B段旋律,解决难点处切分节奏(学生用手指点手心,采用说空——默念空——心中有空的层层加深的方法掌握此节奏。)

5.用视唱和模唱相结合的方法熟悉完整的歌曲旋律。

6.歌曲填词

(1)师:我们来进行填词比赛,女生A段,男生B段,要注意聆听看哪组最准确!请同学们独自练习。

(2)教师伴奏,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师生共同找出问题及时纠正)

(3)师生完整演唱歌曲,分析: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呢?(A段轻快、跳跃,B段抒情)

7.随伴奏有感情的表现歌曲(看课件)

三.歌曲创编

1.分小组创编,可按音乐节拍做游戏,舞蹈等各种活动。

2.分组表演,听音乐表演,其余同学给演唱,评出最佳表演小组。

四.小结

第五篇:《课件十分钟》教学设计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2.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安全第一。3.懂得课间活动要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教学重点:

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教学难点:

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活动准备:

1.歌曲《哦,课间十分钟》、下课铃声录音。

2.学生制作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3.学生把桌椅摆开,空出一块场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下课铃声的音乐)1.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下课铃声告诉我们什么?课间十分钟到了。3.板书课题。

二、快乐游戏(玩个课间小游戏)

1.提问: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干什么呀?你们经常玩哪些游戏呢?(跳绳、踢毽子、玩球等)

2.谈话: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游戏,一起玩的时候怎样才会玩得很开心呢?(少数服从多数;先玩一种游戏,再玩另一种游戏,相互兼顾;遵守游戏规则……)

3.小组活动:下面每一组(或者和喜欢的小伙伴)选择一个喜欢的游戏,小组商量这个游戏该遵守哪些游戏规则?

4.学生玩游戏,老师留心观察游戏中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的状况。

(播放音频:哦!十分钟])

5.活动反馈:同学们玩得高兴吗?老师来采访几个同学。

(1)采访遵守规则的小组:老师发现你们刚才玩得特别高兴,说说你们为什么能玩得这样快乐?

(2)采访玩得不高兴或者发生矛盾的同学或小组:老师看到你开始挺高兴,后来怎么不和他们玩了呢?还有什么原因玩得不快乐呢?

(3)游戏时,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解决?

6.提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解决呢?

学生自主地根据自己游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看怎样才能快乐又安全地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7.总结:我们在玩游戏时不能光顾着自己,要和小伙伴和睦相处,还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三、讨论交流(课间还要做什么)

课间十分钟,我们要做很多事情,那么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为什么?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平时的做法选择相应的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2.讨论:为什么在课间先做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1)小组讨论。(2)班级交流。

3.小结要点:课间休息时间不是很长,下课后,我们首先解决上厕所、喝水等生理需求问题。

4.板书:合理安排

三、铁面判官(这样做好吗)

1.谈话:瞧,老师这儿有几张照片,照片中的同学们是这样度过课间十分钟的。

(出示图片:课间休息图)

(1)提问:你觉得哪些同学做得好,哪些同学做得不好?为什么?(2)提问:课间我们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板书:注意安全)

(引导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是休息和准备用具的时间,要使眼睛和精神适度放松,可以到教室外休息游戏,不能拥挤打闹,不要猛跑,要注意安全,保证下节课上课时能有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2.小结:课间十分钟虽然短暂,却非常重要,它能使我们放松身心,做到劳逸结合,所以要特别珍惜。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不同的感受可以做出不同的安排。只要我们能合理安排,注意安全,就能拥有轻松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五、拓展延伸 1.学儿歌,加深印象

2.学唱歌曲《哦,课间十分钟》 板书设计:

课间十分钟 合理安排 注意安全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